
今年3月1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工作站管理總站、宣傳中心和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聯合調研組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靖西市吞盤鄉吞甲村甲屯趙麗梅家中進行慰問訪談,了解其家庭生活情況及護林工作情況。
談及現在的工作生活情況,趙麗梅眼含熱淚激動地説:“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幫助我們家走出困境實現脫貧,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一定好好守護山林,守護家鄉的綠水青山,不辜負黨和國家交給我的護林任務。”
現年35歲的趙麗梅,家中有5口人,前幾年家庭條件一直不好。丈夫2016年7月因腦出血入院治療,治療費、醫藥費花費了31萬元。儘管醫保報銷了大部分費用,但為了給丈夫治病,趙麗梅仍然欠下親戚朋友不少錢。如今丈夫身體狀況已經大有好轉,但仍需長期服藥維持病情穩定。趙麗梅把全家經濟負擔扛在肩上,只能由70歲的婆婆負責照顧上學的女兒,自己在家照顧患病的丈夫和年僅6歲的兒子。一家5口人的生活重擔全壓在趙麗梅一人的肩上,她成了家中的“頂梁柱”。
得益於黨和國家的脫貧好政策,2019年趙麗梅被聘為吞甲村的生態護林員。吞甲村是靖西市吞盤鄉森林防火工作的重點村,而所轄的甲屯片區地處高原山區,石山土坡交錯,暗溝荊棘棋佈,田地資源少,森林覆蓋率高,是全鄉條件最艱苦、行路最艱難、巡山最危險的區域。趙麗梅自擔任生態護林員後,自告奮勇挑起甲屯片區巡山管護重擔,開啟自己巡山管護之路。
4年來,為了更好地巡護山林,趙麗梅一年四季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吹雨淋,都會按時進山巡邏,及時監測森林火災、亂砍濫伐、偷獵盜獵的行為。她心繫一草一木,嚴格要求自己,發揚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作風,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護林工作中,譜寫了一曲熱愛青山、無私奉獻的青春之歌。
趙麗梅説:“護林工作很辛苦,但我必須堅持每天巡山。雖然我家裏也需要人照顧,但是我必須把巡山放在第一位。”
趙麗梅管護的山林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吞甲村無一次森林火災、無一起破壞森林資源案件發生,她為有效保護森林資源作出了積極貢獻,這也是趙麗梅最值得驕傲的事。在她敢於擔當、樂於奉獻、忠於職守的精神感召下,吞甲村生態護林員工作得到明顯改善,她的威信也漸漸在村民心目中樹立起來,受到了村民的信賴。經過鄉村領導討論推選,趙麗梅成為甲屯生態護林組組長。在她的帶領下,全村護林員事無巨細抓好山林防護工作,展現出護林員有韌性、不怕吃苦的精神,日復一日開展巡山和防火宣傳,消除安全隱患。她每年積極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護林員培訓。在培訓中,她結合自身經歷提出巡林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並積極建言獻策。
吞甲村常年乾旱缺水,極易引發山林火災。趙麗梅深知,抓好防火要從源頭抓起。她和護林員深入田間地頭、進村串戶開展防火宣傳,將森林防火知識傳授給每一位村民。
每年春耕時節、清明和“三月三”祭掃期間,都是吞甲村防火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按照風俗習慣,家家戶戶都焚香燒紙、放鞭炮祭掃,給山林安全帶來極大隱患。為了及時掌握這段時間內村裏祭掃情況,她走遍了野外所有角落,反復向村民強調野外不用火、不燃放鞭炮,並及時向村兩委反饋問題,請求安排人員支援協助護林。在村黨員幹部協助配合下,吞甲村山林防火工作順利開展,有效杜絕了火災隱患。
吞甲村村級林長、村黨總支書記這樣評價趙麗梅:“為了保護我們的綠水青山,護林員們很辛苦,特別是趙麗梅愛崗愛業、樂於助人,與同事相處融洽,服從整體安排,對本職工作兢兢業業、銳意進取,起到了榜樣作用,為我們樹立良好形象。”
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一級巡視員孫濤問趙麗梅:“你家庭如此困難,還要擔負艱苦護林工作,累不累?”趙麗梅笑着説:“再艱苦再累的工作我都會堅持下去,因為每當我最困難的時候,始終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才讓我的家庭走出了困境。”
正是趙麗梅的樂觀、勇敢、堅毅,讓她在家庭發生重大變故陷入貧困後,還能勤勤懇懇工作,發展特色産業,實現規模種桑養蠶、種植效益好的大肉姜,增加家庭收入,實現全面脫貧。
趙麗梅用腳步兌現了錚錚諾言,用擔當守護了青山底色,用堅毅之心撐起了家庭支柱,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履行了生態護林員職責,用對林業工作的無盡熱忱感染和帶動越來越多的身邊人愛林護林,讓享有“山水小桂林、氣候小昆明”之稱的靖西翠綠底色更濃、金字招牌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