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逐夢 “祥雲”翱翔——國産載人飛艇“祥雲”迎來商業化新突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7 07:44:28
來源:科技日報

低空逐夢 “祥雲”翱翔——國産載人飛艇“祥雲”迎來商業化新突破

字體:

  近日,AS700“祥雲”載人飛艇喜獲18架新訂單,這是迄今為止國産民用載人飛艇領域的最大單筆訂單,昭示着市場對國産先進航空産品的充分認可,也為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祥雲”載人飛艇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特種飛行器研究所(以下簡稱“特飛所”)自主研製,是我國首款按適航規範研製、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載人飛艇。其成功研發與市場化推進,對於完善我國通用航空器譜係、拓展低空旅游新業態具有重要意義。“祥雲”載人飛艇乘坐體驗如何?安全性保障用了哪些“黑科技”?還有哪些應用場景?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最佳高度俯瞰大好河山

  “祥雲”載人飛艇總長50米,最大航程700千米,可搭載10人。該飛艇憑藉“低空慢飛、安全可靠”的特點,可在100—300米的最佳觀景高度,讓游客俯瞰祖國河山大好風光,實現“人在畫中游”的沉浸式體驗。

  “飛得低、飛得慢、飛得穩,這些優勢可以讓‘祥雲’載人飛艇在低空旅游等應用場景中得心應手、如魚得水。”特飛所“祥雲”載人飛艇飛行員林宏&&,飛得低、飛得慢能讓游客看得清、看得細。此外,“祥雲”還飛得十分平穩。“不少乘客下飛艇後都説比坐船還要穩,而且飛行噪音較小,屬於可接受的範圍,有乘客還在飛艇上打電話。”他説。

  多種“黑科技”提高安全性

  安全性是航空器的生命線。

  “飛艇的安全系數是比較高的。”特飛所“祥雲”載人飛艇副總設計師王斌斌告訴記者,從航空器升力部件分析,固定翼、旋翼飛機的升力面皆為薄而扁平的翼型,而為飛艇提供升力的囊體則是近乎球狀的,因此飛行中無論氣流從哪個角度迎面而來,飛艇都不易發生嚴重的氣流分離險情,可有效避免失速墜艇的危險狀況。

  王斌斌進一步介紹,“祥雲”載人飛艇用了不少“黑科技”來保障安全性——氣囊採用高強度、低泄漏、耐低溫、抗老化的非金屬多層複合材料,可有效保證主體結構安全性;具有氦氣應急釋放、鎮重水應急拋投功能,在飛艇完全喪失動力或操縱系統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也能使飛艇緩慢降落,保障乘員安全;採用矢量控制技術,推力矢量可從-120°到+90°轉向,這不僅能讓飛艇具備垂直短距起降的能力,還能在飛艇動力異常時輔助控制飛艇升降,安全性顯著增強。

  還可用於地質探測、城市安保

  “目前‘祥雲’載人飛艇主要應用於低空觀光旅游。此外,我們還在積極拓展地質探測、城市安保等應用‘版圖’。”王斌斌説。

  在科研探測與測繪領域,飛艇平穩的飛行平台可搭載高精度測繪設備、遙感傳感器等儀器,執行區域地質勘查、林業資源監測、大氣環境採樣等任務。尤其在地質勘查過程中,目前常用的無人機有較多的金屬部件,會對其搭載的觀測儀器造成干擾,而“祥雲”載人飛艇絕大部分都使用非金屬材料製備而成,可有效提高勘查數據的準確性。

  在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祥雲”載人飛艇可用於大型活動期間的空中安保巡邏、交通流量監測或承擔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此前湖北荊門的一場演唱會上,該飛艇便加裝安保設備,化身為“安保員”。其胖墩墩的形象甫一亮相空中,就為熱烈的現場又添了“一把火”。

  王斌斌&&,“祥雲”載人飛艇的商業化落地,將有力帶動從研發製造、運營維護到人員培訓、基礎設施建設的全産業鏈發展,成為撬動我國低空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支點之一。它的翱翔,預示着我國通用航空“飛艇時代”的序幕正徐徐拉開。(記者 於紫月)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