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中國航天技術點燃亞太青年“太空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08:43:50
來源:新華網

通訊丨中國航天技術點燃亞太青年“太空夢”

字體:

  新華社曼谷10月30日電 通訊|中國航天技術點燃亞太青年“太空夢”

  新華社記者夏康靜

  在近日於曼谷舉辦的泰國航天博覽會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員他那波爾迪·沙古那倫佩在電子屏幕前向參觀者展示泰國山洪易發區域警示地圖,介紹遙感衛星數據在防災減災中的關鍵作用。

  這項可視化成果是他那波爾迪所在團隊基於衛星數據開發的應用之一,涵蓋災害監測、健康追蹤及土地利用等領域。他能參與這項開發工作,與曾赴中國學習的經歷密不可分。

  作為中泰合作設立的“詩琳通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國際研究中心雙碩士項目”獎學金獲得者,他那波爾迪曾赴武漢大學學習測繪工程一年,親身感受到中泰兩國在太空技術相關的科技與人才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在中國的學習讓我對測繪工程有了更深入理解和更強的實踐能力。”他説,“中國擁有許多自主研發的衛星,數據更豐富,分析技術也更先進。”如今,就職於泰國地理信息學與太空技術發展局的他那波爾迪,能夠就泰國未來應開發何種衛星數據應用系統提出專業建議,為泰國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這是2025年4月8日在位於泰國是拉差縣的泰國地理信息學與太空技術發展局拍攝的展出的部分航天模型。新華社發(拉亨攝)

  從高校交流到多邊機制合作,人才培養是中泰航天合作的重要紐帶,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亞太空間合作組織項目運營與數據服務部副主任達迪亞·臣拉恭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作為該組織成員國,泰國與中國在航天領域合作日益緊密,尤其在人才培養、專家交流和項目開發等方面成果顯著。

  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通過與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為成員國學生提供碩士和博士獎學金,使包括泰國學生在內的許多亞太青年得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中國高校深造,接受世界一流教授和專家的指導,有機會接觸到更先進的航天技術。達迪亞説:“我們正被豐富的航天資源和機遇所環繞。”

  同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巴基斯坦今年2月與中國簽署《關於選拔、訓練巴基斯坦航天員並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合作協議》,開啟兩國在載人航天領域深化合作的新篇章,邁出了中國選拔訓練外籍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第一步。

  2025年2月28日,中國和巴基斯坦簽署合作協議選拔訓練航天員,外籍航天員將在未來幾年內進入中國空間站執行短期飛行任務。這是在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巴基斯坦總理府,在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裏夫(中)見證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右)與巴基斯坦太空與高層大氣研究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優素福·汗交換協議。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卡邁勒攝)

  當時,巴基斯坦太空與高層大氣研究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優素福·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中國用極短的時間就建成了國際一流的空間站。此次合作將激勵更多巴基斯坦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航天事業。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同樣激發了馬來西亞青年的航天熱情。今年5月,在馬來西亞蘭卡威舉辦的第17屆蘭卡威國際海事和航空展上,多家中國企業攜明星産品亮相。特意從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趕來的“航空迷”祖哈菲克·伊茲萬對新華社記者説,隨着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他對中國裝備製造的興趣越發濃厚。他認為,此次參展的“中國産品非常有趣且具有創新性,具有很廣泛的應用場景”。

  中國商業航天公司在亞太地區開展的合作也將人才培養與技術交流擺在重要位置。2024年7月,中國商業航天公司蒼宇天基與馬來西亞公司亞太航天集團在馬來西亞塞伯賈亞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除加強衛星遙感等領域合作外,還將共同建立航天人才培養&&,以在軌立方體衛星為航天科普教育的核心,培養具備實際操作能力的航天人才。

  作為積極“出海”的中國商業航天公司之一,銀河航天2024年在泰國馬漢科理工大學建成基於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小蜘蛛網”的地面試驗站,並與該校完成了低軌衛星互聯網寬帶通信網絡試驗驗證。該校校長帕納威·普卡亞多説:“與中國商業航天公司的科研合作,既培訓了馬漢科理工大學的教師與學生,也讓我們接觸到低軌通信衛星的前沿技術。希望有一天我們泰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也能夠研製出和中國一樣高水平的低軌通信衛星。”

  2024年5月17日,在泰國馬漢科理工大學,中泰雙方工作人員調試低軌通信網絡移動信關站。(新華社記者 王騰攝)

  從課堂到實驗室,從衛星應用開發到參與中國空間站任務,通過一系列學術交流、産業合作及人才培養項目,中國航天技術正在點燃亞太青年的“太空夢”。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