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以科技、産業、消費、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領域為重點,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從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到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從第七屆中阿博覽會到2025數博會,近期舉辦的一系列大型國際活動,紛紛將關注焦點投向人工智能,展現出跨領域的共識。

9月5日至8日在瀋陽舉行的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以“數啟新章 智造新質”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加快融合這一時代命題,旨在為我國新型工業化注入強勁動力。
在中國聯通參展展位,一台螺母自檢新設備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隨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相關企業協同創新研發,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的一些功能,將具有相關功能的機器人逐步推廣到對應的生活場景中。

近日,在山東青島舉行的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2025東亞海洋博覽會上,“人工智能+海洋”成為一大亮點。海洋領域的各類智能裝備集中亮相,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向海圖強”進程中的新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與海洋産業深度融合,推動傳統作業模式轉向智能化、精準化、遠程化。展區內,一家參展商向記者展示了自主研發的智能飛行浮標,它有兩張A4紙大小,能夠依託飛行控制算法和“不倒翁”結構避免在水中翻扣,並將水文數據實時回傳。

為期4天的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8月31日在寧夏銀川市閉幕。本屆展會高度關注新技術、新應用,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多家企業在此展出人形機器人、大數據算力中心、人工智能應用生態等産品。
展區裏的煎餅果子機器人引起了不少參觀者的好奇。

近日,在貴陽舉辦的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共展出新産品、新技術、新方案1300余項,觀展人數達9.1萬人次。

科大訊飛在本屆數博會上發布的“城市智能體”,其核心是打造一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智能底座,打通政府、産業、社會的數據壁壘,讓數據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自由流動、賦能決策,成為驅動城市精細化運營的核心生産要素。

近年來,數據基礎設施不斷築牢數字經濟基石,人工智能逐步成為創新驅動引擎。兩者深度融合正重塑千行百業,為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統籌:李傑、王健、李佳琳
編導:王梁
包裝:夏勇
配音:郭清皓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