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27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研究所攜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基於一站式智能科研&&ScienceOne,聯合研發天文耀發預測大模型FLARE,為天文學研究提供全新工具。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陳盈盈介紹,恒星耀發是恒星大氣中磁場能量的快速釋放過程,對於理解恒星結構、演化、磁活動以及探索係外宜居行星和外星生命意義重大。然而,目前通過觀測獲得的耀發樣本數量有限,難以滿足全面深入的研究需求。準確預測恒星耀發時間成為天文學研究的重要任務。
天文耀發預測大模型FLARE的整體結構圖。(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供圖)
“研究發現,恒星的物理屬性,如年齡、自轉速度、質量等,以及歷史耀發記錄與恒星耀發存在顯著關聯。”陳盈盈説,FLARE通過獨特的軟提示模塊和殘差記錄融合模塊,有效整合恒星的物理屬性和歷史耀發記錄,提升對光變曲線特徵的提取能力,進而提高耀發預測的準確性。
此外,FLARE展現出一定適應性,能夠根據不同恒星的光變曲線變化模式,準確預測耀發事件,即使是同一恒星不同變化模式的光變曲線,也能實現精準預測。
據介紹,相關研究論文已被人工智能領域國際會議“第34屆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錄用。FLARE模型有望在天文研究中發揮更大作用,協助科學家們探索更多宇宙奧秘。(記者宋晨)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