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浪潮奔涌向前的當下,各地以創新為筆、實幹為墨,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山東:多元化布局數字化轉型穩住外貿基本盤
面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山東外貿企業迎難而上,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多元化布局和數字化轉型,實現了進出口的穩健增長。
在山東華澳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改造後的智能化數字化窯爐裏,一批鋯鋁陶瓷輥棒完成了燒制,檢測合格後就可以裝箱發往東南亞。
今年以來,山東強化穩外貿工作機制,全力助企紓困,加強對重點出口企業的運行監測。有關部門統籌協調解決企業在土地使用、市場開拓、國際物流、信貸支持等方面的困難,加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黃土高原崛起“算力高地”
在甘肅省慶陽市“東數西算”産業園的機房裏,一排排指示燈隨着服務器的高速運行不斷閃爍,算力服務正從黃土高原直通長三角、京津冀等地。這短短的瞬間,東部發達地區的數字産業有了更為強勁的“助推器”,也讓慶陽這座以農業、能源化工為主的城市與數字經濟緊密相連。
背靠河西走廊能源大動脈,“隴電入魯”工程送端慶陽換流站即坐落於此。地質穩定、能源充沛、氣候冷涼,地處黃土高原的慶陽成為數據中心的“理想之地”。2021年12月20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甘肅)慶陽數據中心集群批復建設,重點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的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左右。隨着我國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探索布局,甘肅、寧夏等八大樞紐節點建設提速。
慶陽集群算力資源“蓄水池”功能逐漸凸顯,今年年底算力規模將突破10萬P。借助“東數西算”契機,慶陽這個地處黃土高原的西部城市,正着力打造中國算力高地、數字經濟産業聚集地和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基地。
■一塊銅如何做到“薄如蟬翼”
這裡是江西省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高端鋰電池和電子電路的核心材料,這種高抗拉超薄銅箔的技術曾長期被國外壟斷,如今在這裡實現了規模化量産。
在您看不見的地方,這卷“會呼吸的銅箔”正在改寫産業規則——新能源車的續航因此提升百分之八。
從萬噸銅錠到微米級薄片,九江德福的“智造”哲學濃縮在這微米級的厚度裏。當中國製造的精度標尺不斷突破物理極限,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技術巔峰,正成為支撐産業升級的堅實基座。
■從“實驗室”到“生産線”:天開園激活科創新動能
這類球形粉體具有輕質、耐磨、耐腐蝕等特性。目前,粉體技術和粉體材料在電子、化工、醫藥、建材、食品、航空航天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
經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津中心等單位牽線搭橋,2024年6月,智清未來簽約註冊入駐天開園核心區。僅四個月後,企業便在2024京津冀産業鏈供應鏈大會上完成簽約,落戶天開園東翼津南區,同時完成廠房選址。
聚焦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創服務生態圈三大定位,天開園以“一核兩翼多點”的城市交融布局,不斷探索科創生態培育的“天開範式”。
在天開園成立兩周年之際,天開西青園舉行科技成果發布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兩年來,天開園累計註冊企業超過3500家,帶動1.8萬人就業。
統籌:李傑 王健 李佳琳
編導:田甜
包裝:夏勇
配音:蔡紫涵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