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為了更好地解決“小病大痛”——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16 10:01:15
來源:新華網

大國院士|為了更好地解決“小病大痛”——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

字體:

  人受傷後為什麼皮膚會自行癒合?

  為什麼壁虎斷尾後能長出一條新尾巴?

  答案是有種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它能夠治療潰瘍和加速損傷組織再生,讓損傷的皮膚得以較完美修復。

  今天,我們採訪的李校堃院士,研究了30多年生長因子,就為讓傷口好得快,功能好。他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硬是把冷門研究變成了國際領先。

  讓我們跟着《大國院士》向李校堃提問,一起聽他與“生長因子”的故事。

(一)

啥是生長因子?

  1992年,李校堃開啟了生長因子研究的征程。曾經有人告訴他,他所從事的生長因子研究在醫學領域是個非常小的學科,建議他轉向研究醫學熱點,他不為所動,一幹就是30多年。

  這個讓李校堃研究了幾十年的生長因子,究竟是什麼?李校堃説,它是身體中的一種成分,伴隨我們整個生命過程。

  “人的細胞為什麼能夠生長?它們之間靠什麼通訊?實際上就靠生長因子。”具體來説,生長因子是人體內一種蛋白質或多肽分子,能夠調節細胞的生長、發育和再生。反過來,它又作用於細胞,一旦生長因子出了問題,就有可能引發腫瘤等疾病。

  為了弄清楚生長因子是如何被激活的,是什麼控制生長的過程,李校堃帶着團隊夜以繼日地研究,揭開了一系列奇妙現象背後的科學奧秘。

  生長因子的神奇,遠不止“讓傷口好得快”。

  李校堃透露,他們團隊近期還發現生長因子在抗衰老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從初步試驗數據看,它在腦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潛力,未來,有可能跟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整個進程、發育過程有關。”

  新的研究還在繼續,生長因子對降血糖、降血脂甚至是拯救脫髮的作用,成為李校堃和團隊探索的新方向。在李校堃眼中,他的“生長因子”探索之旅依舊漫長。

(二)

揭開生長因子的“秘密”有多難?15年就幹了一件事

  30多年前,世界上很少有人研究生長因子,因為它太複雜了。

  從事生長因子研究的前15年,李校堃只做了一件事——如何把生長因子提煉出來。

  當時,為了提取生長因子,李校堃經常住在實驗室,為了獲取關鍵數據,他索性就在實驗室席地而睡。有一次停電,冰箱裏流出的水將他從夢中驚醒。

  創新,難。研究之路,註定艱辛。李校堃卻説,國家的強大是靠每一點積累起來的,別人沒做過的,他要帶領團隊勇敢去做。

  “可能90多次的失敗,也就只有幾次的成功。”李校堃常對自己説,創新的路上不可能“一路高歌”,更多的是寂寞,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李校堃很喜歡《桃花源記》,他認為做科研就像探訪桃花源,最初誰都沒有在意這個洞口,但是你只要執着地沿着科學的道路走,就會發現新的世界。

  認準的事,就全力以赴。正是李校堃的這份堅持,讓中國的生長因子研究實現了逆轉。

  李校堃自豪地説,“現在,在小切口上,我們不僅被國際認可,治療方案也被認同。理論上,我們也成為了全球的制高點。”並且,我國還研發出了自己百分百原創的生長因子藥物。

(三)

生長因子藥1號使用者竟是李校堃

  李校堃研發的生長因子藥物,如今已在近萬家醫院使用,累計治療患者超過一億人次。

  追溯起來,李校堃是1號。

  時間回撥到1992年,一天深夜,李校堃騎車摔進一個深溝,造成臉部多處裂傷,要縫20多針。他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給自己噴了要拿去做動物實驗的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噴霧劑。沒想到,第二天傷口開始結痂,三周後,竟沒有留下一點疤痕。

  當被問及為何“不要命”地以身試藥,李校堃坦言,“當時沒有想太多。”

  李校堃認為,不去試,永遠不知道答案是什麼。這次親身經歷,不僅驗證了藥物的潛力,更點燃了他用畢生精力去研究生長因子的熱情和信心。

  但痊癒後的李校堃並沒有放輕鬆。一方面,新藥研發必須經過漫長周期,有沒有用、能不能用,一個孤例證明不了什麼。另一方面,在研究初期,國內外生物學界對生長因子制藥並不看好,年輕的李校堃內心吶喊,“外國人不做,中國人就不做了嗎?”

  李校堃要當那個“逆行者”。終於,他帶領的團隊攻克了生長因子成藥難題,研發出國際上首個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藥物,全面加快了創口癒合速度與提高了創面癒合質量。

(四)

生長因子,怎麼用、何時用?

  生長因子很神奇,有了傷口,怎麼用、何時用,這個問題大家很關注。

  如果是燙傷、燒傷,不想留疤,李校堃認為,越早使用越好。

  至於這個“早”是多早?李校堃説,皮膚破了以後,用生理鹽水沖洗一下,馬上就可以用,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但生長因子,對陳舊疤痕無效。

  “生長因子主要作用於新的創面,如果想要消除陳舊疤痕,需要通過手術將其切除,再使用生長因子藥物。”李校堃説。

  談及在醫美中,有愛美人士因注射生長因子毀容的情況,李校堃&&,這是因為生長因子的不規範使用。

  “目前,我國尚未批准生長因子用於醫美注射。”李校堃説,國家對生長因子用在醫美上,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生産質量體系規範。使用劣質的生長因子,或者劑量錯誤的生長因子,很容易出現問題。

  他建議,務必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生長因子。

 

策劃:儲學軍  車玉明

統籌:李曉雲  翁  璟

記者:李  由

導演:劉慶生  馬  江    

編導:劉袁媛  徐  可  於子茹

攝製:夏越嶠  胡炎楨  季家俊  王國謙  田憬源  楊  潔    

設計:戰曉菁

鳴謝:溫州醫科大學

 

聯合製作

新華訪談

新華網浙江頻道

  延伸閱讀:

  大國院士丨追沙院士——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建平

  大國院士丨正因為難,所以必須要幹——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

  大國院士 | 用分子的眼光看世界是什麼樣的?——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

  大國院士丨他設計的建築你一定見過!——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

  大國院士 | 數學很難,所以才好玩——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

  大國院士|“肝”願——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學浩

  大國院士丨院士養豬——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

  大國院士丨為了吃“辣”自由——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學校

  大國院士丨讓中國人喝上好水——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

  科學究竟是什麼?《大國院士》帶你一起尋找答案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