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 數學很難,所以才好玩——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4/11 08:41:04
來源:新華網

大國院士 | 數學很難,所以才好玩——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

字體:

今天,我們來聊聊數學。

一個特想拉着你分享,但又怕分享的話題。為什麼?因為,它太難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一開始學數學,加減乘除,很簡單,直到Sin和Cos的出現,從此就要開始記複雜的公式,答各種難解的題目。學不會,根本學不會。

可學了那麼多年數學,在離開學校後,大部分人能保留的數學知識運用只剩下四則運算。我們做的數學題,上的數學課到底有什麼用?本期《大國院士》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為你揭秘他眼中的數學世界。

“哪怕人類都消失了,數學依舊存在”

學好語文,能寫出動人的情書;學好英語,出國不需要翻譯。但是,學好數學到底有什麼用?對很多人的這個疑問,袁亞湘直言“數學太重要了”。

在他眼中,數學並不是老師用來折磨你的工具,也不是我們考學的&階,而是所有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數學超脫於現實世界而存在,哪怕人類都消失了,數學依舊存在。”袁亞湘説,數學類似於哲學,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體系。數學家的工作是研究“關係”,找出規律,揭示真理。

不同於其他學科,數學最大的特點是嚴謹。依託嚴謹的層層推理和海量計算,數學家論證了一個又一個猜想。用袁亞湘的話來講,數學就是要測測人類到底有多聰明。而證實猜想的過程,也是在不斷刷新人類智慧的最高點。

我們學數學,並不是為了成為數學家,也不是驗證智力。普通人學習數學最大的意義是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袁亞湘笑稱,“即便是兩口子吵架,學數學的人一定會説説清楚‘我為什麼有理’‘你為什麼有理’。”

對於數學的探索,讓頭腦習慣於推理和求真,袁亞湘認為,通過數學培養的這些品質,比做對題更有意義。

“你做的所有決策都用到了數學”

代數、幾何、函數、數論、微積分……或許,提到學習過的這些課程,你還會有些抵觸情緒。確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數學很抽象、深奧、枯燥,又讓人絞盡腦汁。袁亞湘卻説,數學很美。

數學,美在哪?袁亞湘認為,數學美在對稱,美在神奇。

以歐拉多面體公式V-E+F=2為例,袁亞湘介紹,不管是立方體、四面體、八面體,還是你設計的任何多面體,它的頂點數(V)、棱邊數(E)和面數(F)一定滿足“V-E+F=2”這個關係式。

又比如,數學上著名的“心形線”。名如其形,心形線就是一條類似愛心的曲線,每次使用不同的方程式計算,最後都能畫出這條心形線。這條線也被視為最浪漫的函數,數學家笛卡爾曾給心愛的姑娘寫了個公式,表達愛意。

數學的奇妙之處不僅限於此,選擇將貨物用火車、飛機,或是汽車運輸,其實也是一個數學優化的問題。是追求速度,還是講求經濟,未來降低物流成本不懂數學優化可不行。當然,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決策,選擇一條手機導航提供的多種回家路線,選擇最賺錢的投資方式,裏面都藏着數學。

“你做的所有決策都屬於運籌問題。”袁亞湘説,作為數學大家族的一門學科,運籌學要做的是讓你找到最優的方案,尋求最好的發展。大家熟知的田忌賽馬的故事就是運籌學最經典的例子。

AI算法永遠“贏”不了數學

從自動駕駛、大模型,到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而這些神奇智能的背後,都離不開古老的數學。

在AI時代,對於基礎數學的運算,人工智能僅需用幾秒的時間就能解決,一些大模型在數學競賽中已接近人類頂尖水平。不管大模型算法有多厲害,袁亞湘一直是堅信,AI是人創造出來的,永遠無法替代人類。

“數學的本質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袁亞湘説,人類最寶貴的是會用腦子不停思考,提出顛覆性的概念,創造全新的東西。大模型運算的基礎是現有的知識體系,在他看來,AI如同計算機,只是人類科技發展史上的一個工具。

袁亞湘説,我們要做的還是用好人工智能,學好基礎學科,創造新知識。因此,他呼籲,“不要因為有AI,把自己的創造力搞沒了。”

未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當下,我國多所高校官宣擴招,新增的招生計劃均面向國家急需的前沿技術,其中包括人工智能。

“考生要好好抓住這個機遇。”不過,袁亞湘提醒不久將參加高考的學生,選專業不盲目跟風,“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很重要。”

“數學有點難,所以才好玩”

數學很重要,數學很神奇。但是,聽了這麼多,還是覺得數學太難了,學不會,怎麼辦?袁亞湘常説“數學有點難,所以才好玩”,他一直在強調,學好數學,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

作為一名數學家,袁亞湘不認為自己是“數學天才”,他的數學啟蒙是媽媽教他做的趣味數學題。隨着接觸到越來越多有趣的題目,才慢慢喜歡上數學,選擇從事數學工作。

談到不少家長讓孩子刷數學題的現象,袁亞湘感慨地説,“人生就像一場長跑,18歲不過是漫漫征途上短暫的一程。”他建議,家長不要逼着孩子去刷題,考高分不等於學好數學,反而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同時,對於“有沒有必要學奧數”的疑問,袁亞湘也給出了他的答案:奧數不是給普通人準備的,普通的孩子不要去學。“如果家長讓休息,孩子依舊躲在被窩裏偷偷地學,這種人就可以學奧數”,因為他是真的熱愛數學。

現在,袁亞湘想去更多的地方科普數學,尤其是偏遠地方的學校。“去大城市的學校做科普相當於錦上添花,我更喜歡雪中送炭。”他希望,他的科普能消除大家對數學的誤解,讓更多的人發現數學的趣味,喜歡上數學,愛上數學。

 

策 劃:儲學軍 車玉明

統 籌:李曉雲

記 者:李由

嘉賓統籌:商亮

編 導:劉袁媛 劉慶生 於子茹

拍 攝:劉廈

設 計:耿曉涵 史澤瀚

 

場地支持: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新華網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於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