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元年的終場哨響,恰是另一聲更深遠的奮進鼓點。
這場歷時數月的業餘足球盛事,其意義早已超越綠茵場。它不僅是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的“現象級”案例,更是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前瞻“十五五”藍圖的關鍵節點,一幅關於如何上下同欲、共創美好生活的生動圖景。
一方綠茵,點燃“草根”熱情。整個賽季,場均超2.8萬人上座,累計超240萬人觀看……滾燙的數字,彰顯着普通人對足球的熱愛,也丈量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勾勒的現代化圖景,核心正是“以人民為中心”。“蘇超”的成功密碼,在於扣準了時代脈搏,找準了百姓需求,讓競技體育與城市脈搏共振,讓球迷的歸屬感與社區的凝聚力同頻。這片綠茵場,成為凝聚人心、激活社會的溫暖場域。
一張票根,撬動消費熱潮。600多個觀賽“第二現場”人頭攢動,“為一場球,赴一座城”成為旅行新時尚;“票根優惠”如金絲銀線,巧妙串起從賽事到文旅的消費鏈;賽事期間全省重點商超銷售額同比激增34.7%,客流如潮水般湧來……“蘇超”如一個精巧支點,通過治理方式創新、政策環境優化,以文體旅商融合新場景,撬動了內需擴容提質的大杠桿,為“十五五”時期“大力提振消費”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實踐樣本。
一種精神,激蕩奮進力量。泰州“黑馬”的逆襲之路,寫滿不畏強手的拼搏;常州隊的堅韌背影,刻着永不言棄的執着。賽場上的精神圖騰,正是幹事創業的寶貴滋養。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尤需這般闖勁、拼勁與韌勁。從“燒烤店招牌”啟示營商環境優化,到城市間你追我趕的“散裝”活力與團結一心辦大事的緊密協作,“蘇超”告訴我們,管理者尤需主動換位思考,將民之所盼化為政之所向,最終才能凝聚起“政府親民、上下齊心、全民參與”的強大發展合力。
哨聲響起,征途再啟。在奔赴“十五五”的壯闊征程中,亟待更多“蘇超”式的生動實踐落地開花。讓我們從這片充滿希望與熱情的綠茵場出發,在新時代的宏闊賽道上,跑出加速度,賽出新風采!(評論員 何磊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