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 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20日發布《網球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措施》,通過社會化構築大眾網球生態、多元化建設“大國家隊”、系統化推進“大青訓”體系、品牌化打造網球競賽體系、差異化推動基層人才培養效能升級等改革措施,構建為大眾服務、為國家爭光、為經濟助力、為社會賦能的中國網球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該措施提出,鼓勵城市、企業、學校和鄉村大力發展網球運動。加大網球場地設施供給,加大惠民開放力度。通過開展網球健身指導和公益服務,鼓勵中小學將網球作為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同時,豐富全民健身賽事體系,打造“中群城”等大眾網球品牌賽事。推廣湖北(京山)模式,創設更多“便民賽事”。支持教育部門舉辦形式多樣的網球賽事活動。
2023年8月9日,網球愛好者在京山文峰網球特色村練球。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面向全球公開選拔國家隊運動員,組建國家、省市、社會、市場、家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聯合培養的“大國家隊”。簽訂培養協議,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實施個性化管理,支持運動員組建個人團隊,並優化獎勵支持政策。
總結競技制勝規律,提煉“冠軍模型”。成立青訓專家組,實施“星探機制”挖掘最具潛質運動員。同時,推進“體教融合”,推動“小網球”進家庭、校園、景區、社區、商圈。對現有各類青少年訓練和培訓機構進行整合,建設國家青訓中心網絡。
構建層級清晰、銜接緊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金字塔賽事體系,加大紅土賽事供給。打造青少年“四大滿貫”賽事,打造“城市周周賽”品牌和“中國賽季”職業賽事品牌。鼓勵省市網球隊(體校)改革培養模式,探索成立職業俱樂部,推廣社會培養經驗,並研製“家庭培養運動員指南”,為家庭培養網球運動員提供清晰的路徑規劃和專業指導。
2024年10月16日,在北京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的網球場,幾位居民在打網球。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措施提出,體系化實施中國網球“十百千萬”計劃,努力建設10個網球強省(市)和A級青訓中心,100個網球強市(縣)和B級青訓中心,上千個C級青訓中心和體教融合傳統特色校,數萬個社會青少年網球俱樂部。努力培養10名以上高水平職業球員(世界排名前100)和高水平職業教練員,100名以上活躍在國際賽場的職業球員和職業教練員,上千名優秀青少年運動員和專業教練員,數萬名後備青少年選手及基層教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