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區紀行|10多個小時的蹲守,為一顆蛋的破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0 21:49:13
來源:新華社

無人區紀行|10多個小時的蹲守,為一顆蛋的破殼!

字體:

  隨着海拔表上的數字跳至4700米,藏北高原躍然眼前。

  幾週前,我與另外幾位記者開始謀劃這次羌塘之行。從拉薩市出發,我們的第一站是那曲市申扎縣,到了這裡,就意味着我們已經進入了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西藏那曲市申扎縣城。

  來這裡,是為了見兩位老朋友,高高和麗麗。今年是高高和麗麗在申扎度過的第八個夏天,可謂對申扎感情深厚。它們,是一對黑頸鶴夫婦。野保員次成塔青驕傲地告訴我們,“高高”“麗麗”是他為這對夫婦起的名字,代表着它們棲息在高原,過着幸福美麗的生活。

  棲息在那曲市申扎縣周邊濕地的黑頸鶴高高和麗麗。

  不幾天,它們的寶寶就要出生了!“後天,後天一定會出來!”次成塔青篤定地拍着胸脯。從開始孵蛋到第33天破殼,這是他從2020年開始,每年觀察、守護這一家子的成果。

  除了野保員的自信,更讓我們驚訝的是高高和麗麗築巢的位置。這是一塊緊鄰着縣城的濕地,與大片房屋僅有一條馬路之隔。行人和汽車會在經過時放慢速度、降低音量,而高高和麗麗始終“穩如松坐如鐘”。

  “破殼日”,我們舉着“長槍短炮”蹲守10多個小時,終於看到那顆蛋有一半變成了“毛茸茸”,隨即露出了眼睛和小嘴。

  空氣裏瀰漫着被抑制住的激動,只有粗重的呼吸聲和連續的快門聲在濕地上回蕩,在場很多人第一次親眼見證野生動物的出生。次成塔青是淡定的,嘴角噙着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來自他年復一年守護的熟稔和“老夥計”添丁的欣慰。

  黑頸鶴和出生不久的小黑頸鶴。

  近年來,黑頸鶴生存環境顯著改善,西藏境內的黑頸鶴數量由不到3000隻增加到了1萬多只。僅在申扎縣,就有42名野保員,會對包括黑頸鶴在內的各種野生動物進行日常巡護與種群檢測。

  説到這裡,次成塔青突然轉過身,看向高高麗麗和它們的孩子。開始下雨了,水面上鋪滿了細密的漣漪,而在濕地中央那一個不大的巢上,是一動不動、用身子緊緊護住孩子的黑頸鶴。看著這一幕,風雨似乎也沒有那麼刺骨了……

 

  總策劃:錢彤

  策劃:常愛玲、齊慧傑、林建楊

  統籌:李響、翟永冠、洛登

  執行製片:莊雲凱

  記者:莊雲凱、洛卓嘉措、普布次仁

  編導:黃康懿、蘇家梁

  合作:小V的奇幻旅程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