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趙峙堯
多年來帶領團隊走遍北京各大濕地
利用AI技術將河湖鳥類智能監測識別精度提升至97%以上
如今,這套系統已部署在北京市15個監測站點
成功識別黑鸛、白鶴等珍稀物種的身影
為水域生態評估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草業花卉與景觀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杜運鵬
在18年的時間裏,他深入東北及青藏高原等地區
收集中國野生百合種質資源
他將傳統雜交育種與生物技術相結合
選育出300多個百合新品係
逐步實現百合種球繁育國産化
他們突破學科邊界
以科技為筆,以創新為墨
在跨界融合中描繪着科技服務社會、造福民生的美好畫卷
《科技青年》視頻欄目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出品,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策劃製作。以“青年力量 科技之光”為主題,深入挖掘青年科技人才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領域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奮鬥故事,展現青年科技人才風采、營造鼓勵創新文化氛圍、樹立優秀青年榜樣,讓公眾看到科技創新背後的青春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吳一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