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11月24日電 通訊|“軍國主義曾把人變成殺戮機器”—— 反映南京大屠殺史實舞劇《記憶深處》在法國巴黎演出側記
新華社記者喬本孝

這是11月21日在法國巴黎拍攝的《記憶深處》首演結束後演職人員謝幕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喬本孝 攝
反映南京大屠殺史實的中國當代舞劇《記憶深處》21日至23日在法國巴黎上演。當演出的最後,布幕上投出當年冒險保護南京民眾並記錄下日本侵略者暴行的國際友人肖像時,現場觀眾的掌聲熱烈。全體演職人員雙手捧起緬懷死難者的燭火,以無聲方式謝幕。
作為主演之一,日英混血舞者富岡櫂用“撕裂”這個詞概括他在舞劇《記憶深處》中飾演的日本兵東史郎,一名在日軍侵華期間犯下戰爭罪行,戰後幡然悔悟,並在懺悔中度過余生的真實歷史人物。
富岡櫂在倫敦長大,學校裏不教授這段歷史。他在對角色的揣摩和演繹中,逐漸理解了這部舞劇的沉重意涵。“有時候,你是在做一份工作。但也有一些時刻,你所做的事已經超越了這件事本身。”富岡櫂説,出演《記憶深處》屬於後者。
在中國排練、演出、參觀日軍侵華史實展覽、與主創及演職人員交流期間,他自述始終處於“層層疊疊”的歷史與現實中,“意識到自身渺小”。他的日本血統,使得他又“多了一層”切身感觸。
這部舞劇“不僅僅關乎歷史,更關乎我們今天如何看待歷史”,富岡櫂説。當前的世界並不太平,“這越發提醒我自身多麼渺小,同時也讓我相信自己有義務發聲。參演這部舞劇,就是我無聲卻又最準確的表達方式”。
“歷史上,軍國主義曾把人變成殺戮機器,正如富岡櫂的角色所經歷的。”美國舞者凱西·諾科米斯·佩雷拉説。她在《記憶深處》中飾演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救助中國民眾的美國人魏特琳。
佩雷拉説,《記憶深處》在中國演出時,落幕都是“莊嚴時刻”,中國觀眾不約而同用沉默緬懷歷史。“在法國,掌聲也是觀眾表達敬意的方式。”她認為,不同的致敬方式,也與中歐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了解程度不同有關。
“從教育意義來説,《記憶深處》應該被搬上各國舞&。”德國舞者塞德里克·魯普説。他在舞劇中飾演當時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我們在學校學過德國在二戰期間的暴行歷史,對歐洲以外的戰場卻幾乎沒有了解。遺忘歷史,就有重蹈覆轍的危險。”
觀看首演的觀眾克洛迪娜説,舞劇呈現的人間慘劇和演員們的高水平演出令她幾度落淚。她此前對南京大屠殺所知甚少,計劃去閱讀更多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史料,“歷史不能被遺忘”。
此次登陸巴黎的是《記憶深處》國際版。總編導佟睿睿特意挑選外籍演員在劇中飾演本國人物,好讓歷史與現在這兩個“平行時空”在舞&上“同頻”。她説,該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忠實講述歷史,“用藝術的方式,發出和平的聲音”。
《記憶深處》以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探尋南京大屠殺真相為貫穿全劇的線索,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宣示中國人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堅定立場。據了解,這是《記憶深處》首次登陸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