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熱”撬動千億元潛力市場 文化出海再添新動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5 10:11: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水晶熱”撬動千億元潛力市場 文化出海再添新動能

字體:

  “水晶手作”創意攤位在文創集市走紅、個性定制水晶手串躋身直播間熱銷榜、博物館文創紛紛推出水晶擺件……一場席捲消費市場的“水晶熱”正在悄然升溫,其背後撬動的是一個規模即將突破千億元的潛力市場。這枚晶瑩剔透的“方寸之物”,既折射出當代消費市場的新趨勢,更承載着東方美學的文化密碼,其借助跨境電商等新渠道遠銷全球,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支點。

  “今年水晶手串等製品的火爆程度超出預期,消費者詢價頻次和訂單量均大幅增長,尤其是黃金與水晶搭配的飾品銷量增速最為亮眼。”深耕珠寶行業十餘年的乙王朱寶創始人向記者透露,如今消費者在選擇水晶時,不僅關注材質本身,更看重其設計美感與産品所承載的美好寓意。

  市場熱度攀升與數據表現形成鮮明呼應。淘天珠寶首飾行業最新發布的“天貓新飾界”首期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淘係平台水晶類多寶手串的成交金額接近10億元。在小紅書上,“水晶”“水晶手串”話題總瀏覽量均超過20億。有“世界水晶之都”之稱的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2025年1月至8月的水晶交易額為390億元,同比增長27.8%,預計全年水晶交易額將突破600億元。

  不僅消費端火爆,企業的入局熱情同步高漲。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7.8萬餘家水晶相關企業。今年1月至10月,新增2000多家水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7.45%,行業規模持續擴容。

  “在‘療愈經濟’‘悅己消費’‘情緒經濟’交織的新消費浪潮下,水晶所承載的情緒價值精準契合年輕群體的消費動因。同時,私人定制等場景化服務,進一步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

  市場供需熱度攀升,更是我國水晶産業提質升級的直觀寫照。

  《水晶産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5)——基於“世界水晶之都”東海的實踐觀察》指出,當前,我國水晶産業已形成以天然水晶資源為核心,貫穿開採、設計、加工與消費的全鏈條。在全球供應鏈整合與跨境電商發展推動下,水晶産業鏈現代化進程穩步提速,從開採到終端消費的運轉效率顯著提升。

  “隨着我國水晶産業鏈不斷完善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走出去’已成為水晶企業的核心發展方向,而跨境電商則為全球化布局按下了‘加速鍵’。”朱克力&&。

  作為“互聯網+水晶”領域的先行者,東海縣創新打造“水晶超市+跨境直播+孵化培訓”模式,擁有阿里巴巴國際站等12個跨境合作平台,並搭建起“晶貿通”外貿綜合數字化服務平台等。2024年,該縣的水晶電商交易額達320億元,佔總交易額的近70%,跨境電商銷售額50億元,增長顯著,形成了極具競爭力的産業出海生態。

  值得關注的是,水晶産品的“出海之路”已遠超商品貿易本身,更成為東方美學與中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記者了解到,不少企業在産品設計中融入“敦煌飛天”“千里江山”等經典文化符號,或將傳統吉祥紋樣雕刻在水晶擺件上,讓海外消費者在購買水晶製品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東海縣將故宮元素、‘國寶’大熊貓等中國符號融入水晶設計當中,賦予水晶以人文和流行元素,提升了産品的文化附加值,在産業發展‘出圈’的同時傳播水晶文化。”東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芳説。

  “下一步,企業將着力構建水晶産業‘文化+品牌+流量’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故宮+水晶’系列品牌,開發‘故宮印章’系列文創産品。”江蘇東海水晶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正強&&,企業還將拓展水晶餐具、水晶飾品等家居生活用品,以優質産品創造新需求,開拓國內外消費市場。

  “‘水晶熱’帶動的文化出海,是通過市場化的産品創新,讓海外消費者主動接納和喜愛中國文化,這種基於市場認同的文化傳播,更具生命力與可持續性。”朱克力説,隨着全球消費升級與文化交流不斷深入,水晶正從消費潮流單品,逐步成長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名片。(記者 陳涵旸 何磊靜)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