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海上門戶、“一帶一路”關鍵節點的天津港,百艘巨輪的井然運轉,藏着智能拖輪“津港輪36”的硬核力量——它憑“自主尋標-鎖定-伴航”能力,破解了巨輪的作業痛點。駕駛艙內雷達、霧航夜視儀等傳感器織就“感知網”,搭配算法實現自主離泊與避障,更守住安全底線。
自2024年津港輪36在天津海域試驗成功,到2025年攻克多項技術里程碑,它打通智能航海“科研-應用”,這不僅是單船升級,更是港口作業模式的革新,為我國智慧港口建設、海上交通事業發展樹起“安全高效”的示範標杆。
中國科協科普部聯合新華網,聯動相關協會、學會等社會力量,特邀院士、專家,聚焦交通強國建設的豐碩成就,以“科普話強國”的理念,呈現我國強國建設進程中科技創新的澎湃動能,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凝聚智慧與力量。
策劃: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支持單位: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
【糾錯】 【責任編輯:吳一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