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精神進校園丨以科學之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6 13:51:33
來源:新華網

科學家精神進校園丨以科學之名

字體:

如今,人工智能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什麼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什麼是人工智能?什麼是智能?為什麼會有智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帶着一系列問題的答案,為北京市延慶區靳家堡中心小學的青少年們帶來一場題為以科學之名遐想人工智能的報告,解讀如何以科學視角,展望人工智能發展,領悟其背後的科學精神。

陳虔以AI機器人開場並分享人工智能發展的三次浪潮,引發在場同學們討論。為幫助青少年們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技術,陳虔從“AI是如何實現‘聽説讀寫和思考’”“AI是怎麼處理視覺問題的?”等幾個維度,讓學生們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的魅力所在。

現場,陳虔向在場學生展示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應用,他指出,人工智能是研究和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是讓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能看、聽、説、行動,並且還能學習和思考的技術。“機器能通過‘自學習’發現人類未察覺的路徑、方式、方法,這十分值得我們注意”他提醒同學們。

“AI可以輔助我們日常生活,卻無法代替我們感受世界、獨立思考。”陳虔呼籲同學們辯證看待AI,合理運用AI,“我們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學習”。談及未來,他強調,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領域將更廣泛,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依靠青年人,更需要青年一代善於學習,敢於質疑,勇於創新,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本次活動是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之一,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和延慶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紮實推進教育部《“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北京市科協弘揚科學家精神課程體系建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用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引導廣大青少年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崇尚科學,熱愛科學。活動得到了北京市延慶區靳家堡中心小學的大力支持。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