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 17 11:41:46
來源:環球時報

再次全面運行!距離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修好了

字體:

  位於240億公里之外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去年11月,它因計算機故障無法傳回有效數據,一度被外界認為其科學使命已經終結。但沒有想到的是,經過科學家們的精心拯救,它已經恢復向地球回傳科學數據。

  旅行者1號”探測器概念圖

  美國“太空”網站15日稱,“所有人都可以松一口氣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再次全面運行,所有4&機載科學儀器重新將可用數據發回地球。這也意味着在太空中漂泊了47年的“旅行者1號”可以繼續探索人類從未涉足的星際空間。

  報道稱,“旅行者1號”遭遇的這場危機始於去年11月。當時NASA科學家們突然發現,“旅行者1號”通過二進制代碼傳回的數據變成了重復的“1”和“0”亂碼,不再攜帶任何有效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儘管“旅行者1號”仍然可以接收並執行地球指揮中心發送的指令,但它收集的信息卻無法正確地傳回地球。由於“旅行者1號”早在1977年就開始漫長的星際旅途,它搭載的計算機從未關閉過,已經連續運轉了40.8萬小時,因此當時科學界對於它出現故障也早有心理準備。“旅行者”探測器項目經理蘇珊娜·多德&&:“它執行任務的時間遠遠超出最初使命,比歷史上任何其他航天器都要長,我們完全預料到它可能會出現問題。”

  但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並沒有放棄,他們經過反復分析後確認,問題出在負責打包探測與狀態數據的飛行數據系統。報道稱,導致故障的原因則可能是芯片老化或宇宙射線破壞。但由於無法遠程修復受損的芯片硬體,該團隊決定將通過重新編寫代碼,將其存儲在飛行數據系統的其他完好位置。麻煩的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是如此遙遠,從地球發出的指令需要22.5小時才能到達探測器,這意味着任務團隊每次發出指令後必須等待45小時才能收到回復。更有挑戰性的是,“旅行者1號”使用的是“至今仍在運行的最慢計算機”,它的代碼實在過於老舊,大部分原始設計文檔仍然是紙質的,任務團隊成員只能參考幾十年前編寫的探測器原始手冊並反復核對。

  好消息終於在今年4月傳來,NASA成功接收到“旅行者1號”發回的兩台科學儀器的狀態數據,表明故障修復方法已經生效。此後NASA工程師們繼續發送和調整代碼,終於確保探測器搭載的4&科學儀器都傳回了有效數據。下一步NASA團隊將繼續對探測器進行優化,使其恢復最佳狀態,包括重新同步其計時軟體,以在正確的時間執行命令,以及對測量等離子體波的數字磁帶記錄器進行維護等。

  但“太空”網站也承認,“旅行者1號”的幸運不可能永遠下去。1977年發射升空時,它原先是為探測木星、土星及其衛星與光環而設計的,預期壽命僅為5年。在1980年完成原先的主要任務後,它開始了一項拓展任務:探索日光層(太空中受太陽風及磁場影響的領域)的邊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旅行者1號”成為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器,如今它已經遠遠超出冥王星的軌道,回傳的每一條數據都為人類了解太陽系的未知領域提供了寶貴的信息。

  在漫長的太空旅途中,“旅行者1號”攜帶的大部分設備相繼因為各種原因而關閉。例如1990年2月“旅行者1號”拍攝了回望64億公里外地球的“暗淡藍點”照片後,就徹底關閉了機載相機。“旅行者1號”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供電,但隨着時間推移,這些老化的電源所提供的電力也在枯竭。NASA預測,“旅行者1號”將在2025-2030年與地球徹底失聯。(謝昭)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7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