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月5日報道,美國波音公司“星際客機”飛船當天成功發射升空順利入軌,搭載兩名美國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但飛船火箭推進系統發現多處氦氣泄漏,技術人員正在排除故障,此次載人航天任務仍面臨挑戰。
據報道,在因為技術原因被多次推遲後,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宇宙神5”型火箭於美國東部時間5日10時52分(北京時間22時52分)從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執行首次載人試飛任務。這是61年前美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水星計劃”最後一次發射後,“宇宙神”系列運載火箭首次執行載人發射任務。
發射前,技術人員檢測到火箭推進器閥門的一個密封件存在一處少量但持續的氦氣泄漏。儘管該故障已經導致發射推遲數周,但任務管理人員認為,即使存在氦氣泄漏,飛船仍可安全飛行,不會影響發射。
報道稱,發射升空後,“宇宙神5”型火箭將“星際客機”飛船推送至略低於進入軌道所需的飛行速度。這是一種預防措施,以確保即使發生重大故障導致推進系統失靈,載人飛船也能安全返回地球。等待確認一切順利,推進器在發射31分鐘後再次點火,將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宇航員隨後對航天器手動控制等系統進行初步檢測,報告飛船狀態良好。
然而,在6月5日晚些時候宇航員即將入睡時,技術人員在不同位置發現了另外兩處氦氣泄漏的跡象。飛行控制人員採取措施隔離了受影響的管線,阻止了泄漏,但導致推進系統的部分控制裝置失靈。儘管存在這些故障,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仍保證不會危及宇航員,泄漏問題可以得到控制。
CBS報道稱,NASA資助波音公司開發“星際客機”飛船,旨在提供一種可替代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載人“龍”飛船的選項,也是為了結束此前依賴俄羅斯“聯盟”系列載人飛船將美國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的情況。儘管與NASA簽訂了合同,但“星際客機”項目曾多次發射推遲,並仍面臨技術問題。
2019年12月,“星際客機”飛船首次不載人試飛未能進入預定軌道,被迫取消前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2021年8月,飛船第二次不載人試飛因火箭推進系統故障推遲,直至2022年5月才完成。在這之後,由於推進系統閥門故障和飛船纜線外的保護帶材料可燃等問題,又導致多次發射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