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沙特阿拉伯舉辦的第二屆世界防務展上,土耳其奧托卡公司推出了以步兵戰車為底盤的新型火力支援車,引發外界關注。
該型火力支援車是土耳其“圖帕爾”步兵戰車的一種新變體,安裝有意大利“半人馬座”Ⅱ輪式自行反坦克炮上的120毫米炮塔。作為在上一代步兵戰車基礎上翻新的産品,該型火力支援車可謂“舊貌換新顏”,多個方面的性能都有所提升。
土耳其“圖帕爾”火力支援車。資料圖片
意大利“半人馬座”II輪式自行反坦克炮。資料圖片
近年來,火力支援車在軍事熱點地區頻繁亮相,其戰場作用也開始重新為人們所重視。新版“圖帕爾”火力支援車的亮相有何意義?其性能和戰力如何?又能否從中窺見一些未來步兵戰車的發展路徑?請看本期解讀。
土耳其升級改裝“圖帕爾”步兵戰車——
“小車扛大炮”的火力支援車
“混血”戰車迎來高光時刻
由於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土耳其近年來大力推動軍工産業發展。目前來説,土耳其具備了海陸空三軍裝備的研發和生産技術,甚至在很多領域都達到了較高水準。比如,其研製的T-155風暴自行榴彈炮、T-122多口徑多管火箭炮、J-600T短程彈道導彈以及更為前沿的“風暴”電磁軌道炮等,除了供應本國軍隊之外,也逐步登陸世界軍售市場。
在裝甲車輛研製方面,土耳其先後推出ACV系列裝甲車、“圖帕爾”步兵戰車、“卡普蘭”系列裝甲車以及被譽為土耳其工業水平代表作的“阿爾泰”主戰坦克。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坦克裝甲車輛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奧托卡公司不僅面對來自國外大型軍工企業佔據軍售市場的現狀,還要應對國內一些軍工企業的競爭壓力。
奧托卡公司研製的“圖帕爾”步兵戰車,在設計之初就被定義為多用途車輛&&,經過改造升級能實現“車族化”,可衍生出具有不同作戰功能的車型。該載具&&具有不俗的防彈和防雷能力,可在戰場上支援新一代主戰坦克和步兵,吸引了很多國家的眼球。
然而,由於土耳其自身軍工企業在發動機、炮塔等領域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技術短板,“圖帕爾”的打擊火力一直為人所詬病。為使其具備強大火力,土耳其不得不從國際市場尋求“援助”。經過長時間考察後,土耳其相關部門把目光投向意大利依維柯公司。
二戰後,意大利的裝甲車輛發展摒棄了重裝甲的思路,在輕型車輛的設計和開發上可謂獨樹一幟。在幾年前的世界防務展上,各國軍工企業都推出了獨具特色的輪式裝甲車輛,其中很多都安裝有105/120毫米口徑的直瞄火炮系統。在這些輪式裝甲車輛中,意大利依維柯公司的“半人馬座”ⅡMGS型機動火炮系統戰力不俗,該車配備的120毫米滑膛炮,具有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打擊能力。
此次升級的“圖帕爾”火力支援車,就安裝了意大利“半人馬座”ⅡMGS同款炮塔,有效地提升了“圖帕爾”的火力效能。外界評價,土耳其的火力支援車“嫁接”了意大利的炮塔之後,真正成為“主戰坦克的得力助手”。同時,改裝後的“圖帕爾”火力支援車的採購成本也並不太高,符合市場上土耳其産品價格低廉的第一印象。
“混血”戰車的問世,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提高土耳其的技術實力,也加強了同其他國家在軍火武器方面的合作。升級以後,這款性能得到提升、價格相對低廉的新型戰車吸引了一些國家尤其是海灣地區國家的關注和訂單,對於土耳其來説可謂一次在軍火市場上的高光時刻。
各項作戰性能可圈可點
無論何種兵器,若想獲得快速發展,背後都離不開戰場需求的強力牽引。
同樣,“圖帕爾”火力支援車的升級之路,最大的動力也是來自戰場需求。作為底盤的“圖帕爾”步兵戰車是土耳其的新一代通用型步兵戰車,作為基礎型號使用時,防護等級並不出眾。但是,改造為火力支援車的“圖帕爾”擁有一個額外的複合裝甲模塊,防護等級隨即得到有力提升,可以正面抵抗25毫米機炮的脫殼穿甲彈,以及防禦在25米以上爆炸的155毫米高爆彈。
“圖帕爾”這種複合裝甲包的設計是一種新穎的嘗試。在此之前,各國的防護設計往往拘泥於戰車的自身重量。輕型步兵戰車因為戰鬥全重不夠,導致裝備防護性能偏弱,戰場生存性較差,而重型步兵戰車很難獲得和輕型步兵戰車一樣的機動性。
除了防禦方面,“圖帕爾”的機動性也比較出色,因為它採用的是一台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這除了給武器和防護留有足夠的改裝空間之外,也讓其擁有了最高7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足以匹敵主戰坦克。它的大功率重量比、全地形高性能懸挂系統和自動履帶系統,也為其提供了較為優異的機動性能。
“圖帕爾”的火力組件是市面上典型的成熟底盤加成熟火力套件的配置,而這也是土耳其奧托卡公司和意大利萊昂納多公司合作的重中之重。“圖帕爾”的炮塔採用意大利輪式突擊炮“半人馬座”ⅡMGS的同款型號。但不同的是,“圖帕爾”的炮塔空間更大,可以支持搭載更強勁的火力輸出。“圖帕爾”的火炮也被更換成了一門120毫米45倍徑的滑膛炮,可以發射北約標準的120毫米彈藥,使火力提升了一個量級。
作為一款面向未來的裝甲戰車,“圖帕爾”火力支援車具有內部容積大、有效載荷高和結構靈活等優勢,各項作戰性能可圈可點。無論是任務設備還是武器系統,都可以像拼積木一樣集成,突出其模塊化特徵。車輛的模塊化防護結構與武器系統相互配合,有利於在不同的戰場條件下應對挑戰。主動防禦系統的融入,讓“圖帕爾”的防護結構更加堅固。低輪廓設計,使得“圖帕爾”在戰場上的隱蔽性得到提高。此外,電子基礎設施也成為“圖帕爾”的另一個亮點,車輛的反應因此更加智能敏捷。
輕裝甲、高機動、重火力,是履帶式戰車的理想模型。“圖帕爾”火力支援車通過改造升級,無疑朝着這一方向又前進了一步。
未來戰車發展有跡可循
近年來,“小車扛大炮”作為火力支援車的重要特點出現在大眾視野。例如瑞典以CV-90步兵戰車底盤為基礎所開發的CV-90 105和CV-90 120輕型坦克,波蘭的PL-01隱形坦克,德國的KF-41步兵戰車的車族化等,均為此模式提供了例證。
德國KF-41步兵戰車。資料圖片
綜合這些車型,我們不難發現,傳統的105毫米輕型坦克等裝備,正在逐步被類似“圖帕爾”這種搭載有120毫米火炮的火力支援車所取代。同時,裝備傳統高膛壓火炮的坦克殲擊車,也正在走向衰落。專用的自行反坦克炮類坦克殲擊車,將逐漸與步兵戰車相互融合,成為“小車扛大炮”的一種新構型。
從“圖帕爾”步兵戰車向“圖帕爾”火力支援車升級這一事件延宕開去,我們或可大膽推測一下今後步兵戰車的研發趨勢:
一是更加注重打基礎。一方面體現為繼續採用通用化底盤和模塊化設計,實現“一個底盤、多種車型”;另一方面體現為採用開放式和拓展性設計,即在軟體與硬體方面留出接口和余量,為未來發展保留足夠空間。德國KF-41步兵戰車在設計過程中,就被明確要求該車要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目前,該型步兵戰車也有已升級為“山貓”120火力支援車的版本。“圖帕爾”火力支援車兼容的主動防禦系統,可以對火箭彈和反坦克導彈進行攔截。這種實踐,或將使更多國家堅定沿着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
二是更加強調多種能力的兼顧。目前主流步兵戰車的發展,在機動性、靈活性、防護力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如BMP-2系列步兵戰車、CV-90步兵戰車等都強調具備良好空運能力,因此車型、噸位相對較小。“圖帕爾”火力支援車雖然變身為火力支援車後,其噸位明顯增加,但是在動力選擇方面,也兼顧其機動性和靈活性。這種變化恰恰反映着步兵戰車發展的另一個趨勢——在僅增強火力和具備更多功能的兩難中,一些步兵戰車的發展更傾向於後者。科研人員往往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借助後期功能的多方位拓展,更好地達成作戰目的。
三是無人裝備嶄露頭角。目前,各國無人戰車正在興起,美國“魔爪”、俄羅斯“天王星”、英國“黑騎士”等無人戰鬥車輛,都在實踐中展現了實用價值。在無人地面車輛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火力支援車輛無人化正在成為重要的技術發展特徵。對步兵戰車升級拓展而成的火力支援車來説,其武器配置似乎沒有一定之規,有的甚至沒有火炮,只有導彈發射筒。此外,小微型無人機也逐漸成為火力支援車的重要配置,使態勢感知力從平面變為立體,為火力投送提供精準支持。
總的來看,各國軍隊對步兵戰車的重視出現“回潮”。“小車扛大炮”現象的出現,也正是這種“回潮”的具體展現。不過,這種現象對步兵戰車車族化的發展有多大影響,還會引起哪些連鎖反應,尚需時間來給出更多答案。(倪鑫磊 李松原 王澤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