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 22 14:14:55
來源:中國航空報

俄羅斯海軍航空兵後勤裝備保障發展淺析

字體:

  俄海軍航空兵蘇-27UB戰鬥機在機場路段加油。

  俄海軍航空兵米格-31戰鬥機在機場接受地面供電。

  持續的俄烏衝突再一次印證,在作戰行動中後勤裝備保障能力對維持穩定戰鬥力至關重要。不同軍兵種和裝備,對裝備維修維護保障等均有各自獨立的需求。海軍航空兵是俄羅斯海軍的一個分支,主要任務是搜索和摧毀敵方艦隊的作戰力量、登陸分隊、海上基地的護航隊和單個艦艇等,保護己方船隻免受空襲破壞,並進行空中偵察。隨着芬蘭成為北約組織的第31個成員國,俄羅斯部署在芬蘭灣和摩爾曼斯克北部海域的海軍航空兵重要性更為突顯。為保證航空部隊執行作戰任務並及時恢復作戰能力,必須提升物資和裝備保障水平。分析俄羅斯提升海軍航空兵專用後勤裝備保障能力的措施方法,對我國裝備運用和能力建設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俄羅斯後勤保障體系

  近年來,俄羅斯對本國軍隊維修保障體系進行了改革,針對後勤保障指揮機構臃腫、協調效率低下等問題,俄羅斯將後勤和裝備技術保障部門合併,通過簡化層次、優化結構、精減人員等方式建立了全軍統一的後勤裝備保障系統(物資技術保障系統),實現了物資提供和裝備維修保障力量建設的集約化、聯合化和社會化。

  俄羅斯軍隊物資技術保障系統是3級垂直指揮結構,包括中央層面、軍兵種和軍區層面、部隊層面。在中央層面,由國防部設立分管物資技術保障的副部長統一管理;軍區/軍兵種層面,軍區內設立1名物資技術保障副司令,各軍種均設主管裝備保障的副司令,以及主管物資技術保障的司令部,下設物資和技術保障計劃與協調局、後勤保障局、技術保障局和鐵道兵局,負責組織領導集團軍或本軍種的通用裝備技術保障;而在部隊層面,編制設有物資與技術保障分隊,按照平戰結合的理念設置戰略、戰役、戰術級物資技術保障指揮管理體系,確保部隊後勤保障的自主性。

  後勤體制改革以來,俄軍正在按照新的戰略方向、聯合戰略司令部任務,以戰區和艦隊原有基地和倉庫為基礎,在每個新戰區建立若干綜合物資技術保障基地,以便集中儲存和梯次配置各種必要的軍事技術物資和維修保障設備,進一步整合保障力量資源,使其發揮最大效益。當前,俄羅斯境內設有14個綜合物資技術保障基地。平時基地的任務是在其管轄範圍內向部隊不間斷地提供後勤支援,戰時將調取工作人員和設備組成臨時維修點,支持戰場維修保障。如2024年2月,俄軍在南頓涅茨克地區發動了大規模軍事行動,隨之而來的是車輛裝備損耗加大,為了快速恢復俄軍前線部隊戰鬥力,俄軍工程部隊在靠近前線設立新的維修廠,以便用最快的速度維修損壞的裝備。

  海軍航空兵後勤保障影響因素

  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物資技術保障需求既有海軍特色,也反映航空裝備特點,其未來發展主要受到地緣政治和裝備運用等因素的影響。

  1.地緣政治從地理位置上看,俄羅斯三面被海洋包圍,其海上邊界和海岸線很長,瀕臨北冰洋和波羅的海、太平洋和黑海等多個海域,海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西部海域,直接面臨來自北約的軍事壓力,烏克蘭位於黑海北部,聖彼得堡與芬蘭隔海相望。2023年4月4日,芬蘭正式加入北約,北約國家與俄羅斯的共同邊界從1215千米增加到2600千米,北約作戰活動空間進一步增加。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作戰任務需求加強,有必要擴大機場網絡和建設新的專用的後勤裝備保障基礎設施,增加設備和能量資源,以適應航空裝備行動的動態增加,並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海軍航空兵部隊的作戰能力。

  2.裝備運用據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2024年《軍力平衡》數據,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目前擁有208架作戰飛機和142架直升機,包括米格-31B/BS截擊機、蘇-33和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別-12PS水上飛機等,直升機包括米-8、米-24P、卡-27PS、卡-29等,可執行反潛、搜救等任務。海軍航空兵裝備發展和能力提升對後勤保障的需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由於新型、改進型的飛機和直升機採購交付,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器數量增加,需要增加後勤力量和設備來提供優質保障;

  ——能夠支持在短時間內分散和梯隊部署海軍航空部隊,以便從一個作戰方向機動到另一個作戰方向;

  ——在工廠條件下進行航空裝備維修和在國內機場進行軍事維修時,需要大量勞動力成本。

  外部地緣政治和航空裝備發展對俄羅斯後勤保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特性具有重大影響,決定了未來發展建設和改進方向。

  海軍航空兵後勤保障發展重點

  俄羅斯海軍航空兵部隊除需要通用的物資、裝備供應和維修聯合保障外,還在航空裝備保障、機場工程保障、機場技術支持和電氣保障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要求,這些是物資技術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俄羅斯海軍研究院的多名專家對此提出了多項措施建議。

  1.航空裝備保障俄羅斯海軍航空部隊的航空裝備保障需要解決的任務包括:

  ——為海軍航空兵部隊提供航空裝備和武器保障,使其始終處於戰備狀態;

  ——對航空裝備進行技術維護準備戰鬥使用;補充使用和維修工具,使其狀況良好並隨時保持可以使用的狀態等,高水平的維修能力和設備是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基礎。

  根據近年來後勤保障系統運行的情況和經驗,俄羅斯海軍學院的專家認為可以在以下方向採取措施,提高海軍航空兵部隊航空工程保障能力:

  ——重建常規的團級航空維修廠,配備必要的設備機床、維修物資和不同飛機類型的備件,航空大隊級別的維修廠可在6~24小時內,完成輕度和中度損壞飛機的修復;

  ——在每個作戰機場和疏散機場,在平時和戰時都需要有航空指揮部,配備標準數量的通用的飛行地面支持設施,以確保能夠在短時間內為飛機和直升機的二次飛行和挂載必要的武器做好準備;

  ——在保障船或浮動基地配備成套的備件和部件,用於航空裝備維修,及時將新飛行器通過集裝箱運送到航空母艦等&&,以替換損壞的裝備。

  2.機場工程保障海軍航空兵部隊的持續性高效率活動需要通過快速準備和維護機場網絡來實現。機場工程保障旨在及時準備和保持機場網絡日常維護、保障航空部隊及其疏散的基地處於高度戰備狀態、作戰行動期間的生存能力和機動性。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機場工程保障主要任務包括以下方面:

  ——機場、着陸場的勘測、設計、建設和改進,準備高速公路機場路段;

  ——使用機場工程設備、鋼筋混凝土和金屬機場路面修復被毀壞的機場,建立必要的物資儲備以便快速修復機場;

  ——規劃機場、機場設施和機場設備的使用維護,並監控計劃完成情況等。

  針對海軍航空兵的機場工程保障能力,俄羅斯專家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採取措施:

  ——在敵人大規模導彈襲擊破壞區之外的安全距離建設和發展機場,作為海軍航空兵部隊的永久(主要)基地;

  ——修復、建設作戰機場和疏散機場,保證必要的物資庫存,支持完成裝備大修:每個航空單位(擁有3個中隊的航空團)有2~3個作戰機場,每個中隊設有疏散機場;

  ——在每個作戰機場和疏散機場擁有編制的機場維護連,能夠同時保障至少2~3個航空中隊;

  ——在主要機場為每架海軍戰鬥機、海軍突擊航空部隊的飛行器和物資儲備建造鋼筋混凝土掩體;

  ——建設、開發、修復高速公路上的機場路段,根據標準條件要求,面積至少為1800米×40米,且瀝青厚度至少為28~32厘米,準備好的路段可用於飛行器着陸和二次飛行;

  ——增加維修材料儲備,以滿足標準要求(見表1),採用成本效益較高的流水作業方法,在緊急情況下重建和維修機場;

  ——在確定必要品種和數量的基礎上,統一機場工程營的設備,以減少機場重建工作的時間和成本;

  ——通過引入新的技術方案,改進被毀機場路面的修復技術,進行準備性土方工程、安裝混凝土機場路板和連接。

  這些硬體設施及物資儲備方面的建議能夠提高日常機場工程保障能力,確保航空部隊在海軍基地系統中的機動或重新部署,並完成預期任務。此外,有必要採取一些組織編制措施,加強對海軍航空兵部隊的專門保障,促進機場運行和管理協調,例如在海軍航空兵的每個艦隊中建立至少一個機場工程營、一個工程偽裝營和一個管道營,隸屬於艦隊海軍航空兵司令部,在各個機場工程營以及航空裝備基地中建立工兵工程分部等。

  3.機場技術支持和電氣保障在航空裝備保障和機場工程保障的基礎上,海軍航空兵部隊順利完成任務行動還必須擁有及時、高質量的機場技術支持和電氣保障。機場技術支持是一套旨在為機場、機場設施、地面和航空裝備準備飛行的措施。電氣保障是通過為海軍航空兵部隊提供電氣設備、電氣器材、壓縮和液化氣體、電力和其他類型的能源等措施實現的。

  機場技術支持和電氣保障的任務包括:在主要機場使用發電裝置為航空裝備提供電力和其他類型的能源,為飛行準備起飛和着陸場,這需要相當多的時間和勞動消耗。

  由於疏散的基地和飛機及懸挂武器數量的增加等客觀條件的影響,需要提高機場技術支持和電氣保障的設備和水平,以保證海軍航空兵作戰能力。俄羅斯海軍研究院的專家建議在現代條件下從以下方面提高海軍航空兵的機場技術支持和電氣保障能力:

  ——在每個艦隊的航空團中組建機場技術保障營、機場維護連(排),作為航空裝備基地組成,旨在為航空部隊在作戰機場和疏散機場起飛做好準備;

  ——在航空部隊機場技術保障營的組織編制結構中引入技術運維單位(配有汽車和特種設備)和消防分隊;

  ——在每個具有作戰用途的機場強制維持必要數量的維修物資儲備,以便在跑道和滑行道遭受敵方導彈攻擊後快速恢復(表1);

  ——採用基於卡瑪茲、烏拉爾等品牌且對所有航空系統通用的現代車輛,替換過時的機場技術支持和電氣保障設備;

  ——建設模塊化通用的飛行地面支持設備,其所需的專用設備放置在小型底盤、拖車、手推車、框架或滑軌上;

  ——開發小型通用的飛行地面支持設備,以便形成機動靈活的運輸系統,將貨物或武器運送到飛行器貨艙和外挂點;

  ——為作戰機場和疏散機場配備燃料、電力和天然氣補給集成系統;

  ——在通用的汽車底盤上放置專門的機場技術支持設備,供俄羅斯武裝部隊應用;

  ——改進通用的飛行地面支持設備,用於行業的統一批量生産,為所

  有類型的飛機提供服務。

  小結

  俄羅斯聯邦榮譽飛行員弗拉基米爾·波波夫認為,在當前的軍事地緣政治形勢下,應特別關注海軍航空兵的發展,捍衛海洋及海上邊界安全。提高海軍航空兵特殊類型保障能力,有助於在現代條件下提高和平時期航空部隊的作戰訓練質量,確保在遭受直接侵略威脅期間快速部署基地系統,恢復航空裝備作戰能力,並確保為戰時反復出擊做好準備。(張慧)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6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