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4月18日發表文章稱,人工智能駕駛戰鬥機的時代已經到來。
文章稱,在讓人想起科幻電影的一幕中,美國一架人工智能(AI)駕駛的戰鬥機剛剛與一架人類駕駛的戰鬥機進行了一場空戰,這預示着空戰自動化的未來。
本月,美國“戰區”專欄報道,X-62測試噴氣機(F-16的改進型)首次成功與人類駕駛的F-16展開纏鬥。
據“戰區”專欄報道,此次試飛——駕駛艙中有一名飛行員作為預防故障的保險——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空戰進化項目的一部分。
X-62A,也被稱為可變穩定性飛行模擬器測試飛機(VISTA),是支持空戰進化等工作的理想&&。
X-62A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間完成了21次試飛以支持空戰進化項目,幾乎每天都對這些“代理機”進行重新編程。
儘管如此,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和美國空軍強調,該項目的目標不僅僅是空戰,而是通過任何時候都擁有最好的人工智能飛行員來改善機隊。
纏鬥是空對空戰鬥中最具挑戰性的方面之一,但人工智能的進步可以徹底改變它。越來越多的隱形戰鬥機意味着交戰雙方不太可能在超視距的距離上發現彼此,這加大了近距離纏鬥發生的可能性。
2020年,美國赫倫系統公司開發的一款人工智能擊敗了一名人類飛行員,在F-16模擬纏鬥中僅使用機炮就以5比0獲勝。
人工智能的超人精準度使它能夠從看似不可能的角度瞄準,用機炮擊殺人類飛行員。這種能力意味着一架人工智能駕駛的戰鬥機只用幾發炮彈就能摧毀一支人類駕駛的戰鬥機機隊。
人工智能駕駛的飛機不受人類的限制,通過不斷改進的傳感器、處理器和軟體,可以飛得更快、機動速度更快、射擊更準。
人工智能飛行員在空戰中的明顯優勢引發了一個問題,即未來空戰是否還需要人類飛行員。雖然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執行特定任務,但它缺乏人類飛行員的通用智能和判斷力。
因此,將人工智能的精準度與人類的決策相結合,可能是將人工智能整合到未來空戰中的最佳途徑。
休·哈爾彭在為2022年1月的《紐約人》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人工智能將改變人類飛行員的角色,但只能部分取代他們。
哈爾彭預測,人工智能駕駛的戰鬥機將與人類駕駛的戰鬥機一起飛行,由人類飛行員指揮無人駕駛飛機。她還指出,空戰進化項目是將戰鬥機單位“分解”成更小、更便宜的單位的重要努力之一,因為美國可能無法生産出發生大國衝突時所需的載人戰鬥機數量,也無力訓練出足夠多的戰鬥機飛行員。
然而,哈爾彭指出,對人工智能的信任是一個重要問題,主要的挑戰是如何讓人類飛行員信任他們的人工智能同行。
蒂姆·麥克法蘭在2022年發表在《國際法律與信息技術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軍事背景下,對人工智能的信任可以被認為是對人工智能在沒有持續監督的情況下會按預期行事的信心。
麥克法蘭解釋説,由於過去的經驗表明人工智能是值得信賴的,所以人們傾向於在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依賴人工智能,比如導航車輛或識別軍事目標。他指出,建立對人工智能的信任對於建立明確的期望至關重要,就像簽訂合同一樣。
麥克法蘭説,例如,人們可能要求人工智能系統在特定條件下發揮特定功能,例如在軍事行動中識別目標,其滿足這些期望的可靠性是決定其可信度的關鍵因素。
麥克法蘭強調,在操作人員無法直接控制人工智能系統或無法與它通信的高風險場景中,特別是在電子戰的嚴峻環境中,開發出依據其性能可信任的、可靠的人工智能系統至關重要。(編譯/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