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 25 14:24:44
來源:解放軍報

啟動全面軍事改革計劃——德國欲成為“歐洲集體防禦中堅力量”

字體:

  4月初,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裏烏斯宣布,一項旨在對德國聯邦國防軍進行從上到下重組的軍事改革計劃已經啟動。該計劃涉及軍事機構調整、軍隊規模擴充等諸多領域和內容,被認為是“冷戰後德國最全面、最系統的軍事改革”,充分表明了德國政府重振軍力的決心和意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內部進行了深刻徹底的反思,“反戰”成為社會各個階層的共識。尤其是冷戰結束後,德國的安全環境大幅改善,“和平主義”愈發成為主流民意。那段時間,德國不斷削減國防軍人數,國防支出也基本維持在國內生産總值的1.5%以內。

  然而,近年來,面對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幻和地緣格局的劇烈震蕩,德國深深感到,聯邦國防軍在人員、裝備等很多方面已難以適應現代高強度戰爭的需要。德國一家智庫近期對比145個國家軍隊後得出結論,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在世界各國陸軍中排名第25位。該機構認為,目前歐洲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是英國和法國。在兵力規模、武器裝備、海外介入能力等方面,德國聯邦國防軍均遠遠落後,難以有效應對安全形勢的變化。這一觀點也漸漸成為德國執政當局的主流認知。

  促使德國真正下定決心加強國防建設的,是烏克蘭危機驟然升級。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德國總理朔爾茨將這一重要事件稱之為“時代的轉折點”,並明確&&德國需要建立一支“強大、現代、進步”的聯邦國防軍。基於這一理念,2023年6月和11月,德國先後&&二戰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和12年來首份《防務指導方針》,這兩份文件詳細闡述了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意義,對武裝力量建設作出了規劃設計,強調要把聯邦國防軍打造成“歐洲常規防禦的基石”。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還設立了1000億歐元特別基金用於採購先進武器裝備,並於2024年實現了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産總值2%的目標。隨着政策支撐、資金支持等條件不斷具備,德國開啟了本輪軍事改革。

  據媒體報道,德國本輪軍事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增強指揮效能、建設新型作戰力量,計劃利用約6個月時間對軍隊架構進行重組。德國國防部公開的信息顯示,這次改革國防軍將組建“網絡與信息空間”部隊,以適應未來戰爭需求,應對網絡安全威脅,該部隊是一個獨立軍種,與陸軍、海軍和空軍地位同等;成立一個聯合作戰指揮司令部,對4個軍種進行統一指揮,進一步理順與北約之間的作戰指揮關係;新設支援司令部,統一調配國防軍的所有後勤資源,從而提高保障效率,更好服務作戰。

  擴充部隊規模是德國本輪軍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隨着俄烏衝突不斷升級,歐洲多國為應對安全形勢的變化,紛紛擴充軍隊規模。德國計劃在2031年前,將國防軍人數擴充至20萬人以上。然而,2011年取消義務兵役制度以來,德國聯邦國防軍一直很難徵召足夠的新兵入伍。為實現擴軍目標,德國打算恢復義務兵役制度。據媒體報道,一項有關修改年輕人服役模式的提案,近期將提交德國議會審議。

  關於這輪軍事改革的最終目的,媒體引用德國防長皮斯托裏烏斯的話報道説,就是要使“國防軍更好地適應時代變化,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讓德國成為歐洲集體防禦中堅力量”。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綜合國力能夠為其重振軍力的決心提供一定支撐。不過,也有很多分析指出,德國的軍事改革將面對不小的阻力和挑戰。從內部看,德國政府目前的財政狀況並不樂觀,將有限的財政資源向軍力建設傾斜而非投入民生領域,或將激起民眾的不滿和反對。從外部看,由於歷史原因,德國大張旗鼓重整軍備的動向,必然引起東歐國家和俄羅斯的猜疑和警惕,從而導致地區局勢更加緊張複雜。 (謝鈞 趙紀周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5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