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 24 15:05:02
來源: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

下一場戰爭中——美陸軍欲用機器人“打頭陣”

字體:

  美士兵在“項目融合”演習中安裝“幽靈”-X無人機。

  美陸軍裝備的四旋翼小型無人機。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陸軍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舉行“項目融合”大規模演習,其間展示了人機一體化新型編隊,並進行人機作戰試驗,進一步驗證其無人作戰理念,探索如何在下一場戰爭中更好地使用機器人作戰。

  重視機器人作戰建設

  在近年來的多場地區衝突中,無人裝備作戰優勢不斷凸顯,因此,美陸軍越來越傾向於在下一場戰爭中使用機器人“打頭陣”,為部隊掃清障礙,減少一線人員傷亡。

  受此理念影響,美陸軍加大對機器人作戰系統的研究投入。2020年9月,美陸軍頒佈《小型無人機戰略》指出,美陸軍在2至3年內列裝4款小型無人機系統和1款運輸機器人車輛。同時,美陸軍大力推動“下一代戰車”項目,研發地面無人戰車。

  目前,美陸軍已經建成兩個機器人排,一個部署在第82空降師,另一個部署在美陸軍卓越機動中心用於作戰實驗。另外,美陸軍還計劃為裝甲旅戰鬥隊和國民警衛隊的裝甲旅戰鬥隊引入機器人排。目前,美陸軍尚未公布一個裝甲旅戰鬥隊將部署機器人排數量。按照每個旅配一個排計算,至少需要部署16個機器人排。

  在推進機器人建設過程中,美陸軍還尋求廣泛支持。例如,五角大樓通過與相關行業合作,解決陸軍機器人戰車在自動駕駛、軟體集成等方面的技術難題。美陸軍在2025財年預算申請中,首次為人機編隊研發項目申請資金,用於開展作戰試驗。預算文件稱,美陸軍希望新編隊中的機器人能夠“減輕風險”,為士兵提供“用於決策的附加信息”。

  建立機器人“先遣隊”

  此次演習是機器人排成立後的一次高級別演習。演習設定為沙漠中的一處村莊被佔領,美陸軍派出一支由士兵和機器人混合編組的步兵連試圖將其奪回。演習中,步兵連先放出一架小型黑色無人機前出偵察,隨後派出空中和地面機器人配合行動。其間,空中一架八軸無人飛行器連續朝敵方藏身地投擲炸彈。在地面上,裝有M240機槍的機器人戰車自主朝敵方陣地持續開火,為進入村莊的士兵提供掩護,一隻四足機器狗來回穿梭進行偵察。

  演習結束後,美陸軍高級軍官蘭迪·喬治&&,美陸軍所有單位,包括徒步巡邏隊都將配備無人機等無人作戰輔助裝備。而美陸軍士兵與地面機器人組成混合編隊,預計也不會太遠。

  分析認為,此次演習作為美陸軍探索如何在戰場上使用士兵和機器人合作的一次重要嘗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美陸軍的未來作戰設計。負責此次行動的美陸軍未來司令部負責人詹姆斯·雷尼&&,陸軍未來部隊將與無人系統高度集成,確保不再“用鮮血換勝利”。

  機器人上戰場挑戰重重

  目前來看,美國陸軍用機器人“打頭陣”,與士兵一同上戰場的努力,至少面臨以下挑戰。

  技術不足。此次“項目融合”演習,主要測試機器人在逼真的戰場環境下的表現,沒有讓機器人面對實彈射擊。目前,這些機器人還不具備周視能力,不能像人類一樣轉動頭部就能向左或向右觀察。另外,美陸軍的戰場通信網絡無法保證數百架無人機同時升空,甚至不能分辨空中的無人機是敵是友。

  採購緩慢。在推進裝備無人化進程中,美陸軍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現有繁複的採辦流程影響新裝備的交付速度。按照美軍現行制度,即使相關工程通過驗證,制訂實施方案也需要很長時間。而全新的無人作戰編隊往往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投入作戰使用,到那時新技術恐怕已經落伍。

  倫理風險。隨着機器人大規模走向戰場,外界對於無人作戰帶來的倫理風險也高度關注。英國科學家諾埃爾·夏基對軍用機器人計劃&&擔憂:機器人今後將自行決定何時“扣動扳機”,而“機器人對於為什麼這樣做沒有判斷能力”。他建議為戰鬥機器人設定道德規範,並呼籲各國政府和軍用機器人研究者重新考慮研發計劃。此外,國際社會對於完全自主的殺人機器是否違反國際法也存在爭議。

  2023年,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發布報告稱,當前國際安全環境中有兩種結構性趨勢正在發生變化,其中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尤為引人關注。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可能加深地緣政治競爭並增大戰略風險。在商業人工智能浪潮下,軍事人工智能已悄悄投入大規模生産,將對未來戰爭産生深遠影響。在未來幾年內,美軍計劃進一步加大投入,加速推進尖端軍事機器人的實戰化進程,力求在新一輪的全球軍備競賽中佔據主導地位。

  美《外交政策》雜誌稱,美國陸軍推動機器人走上戰場是一次大膽嘗試,也是對未來戰爭形態的一種探索。而如何真正掌握這一顛覆性力量,是美軍面臨的重大課題。(沐宸 孫傑)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5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