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 12 14:11:13
來源:解放軍報

警惕武器裝備的“合成謬誤”

字體:

  一位經濟學家曾提出一個著名論斷,叫“合成謬誤”,説的是每一個局部看上去都是合理、正確、有效率的,加在一起卻可能是一個謬誤。“合成謬誤”存在於社會生活各個方面,軍事領域也概莫能外。下面一則關於武器裝備研發的故事,説的也是同樣一個道理。

  據説,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設計了一艘軍艦。他在設計書中寫道:“這是我多年研究、思考和精工細作的結果。”他聘請著名造船專家對此進行鑒定。經過數周,造船專家送回其設計稿並反饋意見:“陛下,您設計的這艘軍艦是一艘威力無比、堅固異常和十分美麗的軍艦,稱得上是空前絕後。它能行駛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它的武器將是世界上最強的,桅桿是世界上最高的,大炮射程也是世界上最遠的。您設計的艦內設備,會使從艦長到見習水手的全部船員都感到舒適無比。當然,就不足而言,您的這艘輝煌的戰艦,目前看來只有一個小小的缺點,那就是只要它一下水,就會立刻沉入海底,如同一隻鉛鑄的鴨子一樣。”

  毫無疑問,從戰場需求出發,設計師希望設計出的武器裝備性能指標更高、更強、更好,將世上所有的“最好”都集合到這款武器身上。然而,這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就一種武器系統而言,任何部分都不可能獨立存在於系統之中,都不可能任由某一功能的“野蠻增長”,必然會受到不同功能之間的約束或限制。某種程度上講,如果一種武器裝備的所有性能指標都堪稱一流,那它背後肯定是以內部應力的增加為代價,或可靠性降低,或維修性變差,或安全性不足。

  當年,蘇聯研製的米格-25戰機以優越的技戰術性能聞名於世。可該戰機所使用的零部件並不是最好的,甚至許多性能都遠遠落後於美國,但經過蘇聯專家的巧妙組合,其整體性能超過了美國同期生産的戰機,正所謂“組織一流勝過材料一流”。現代軍事科技發展,使武器的運用具有專一化和協同性特徵,因此決定了無論哪一種武器都不可能單獨贏得戰爭。所謂戰爭制勝的秘訣,並不是要求人們去尋找或創造一種“萬能兵器”,而是如何去編織組合“十八般兵器”,使它們在戰爭中取長補短、協同作戰。一位軍事專家曾説過,打勝仗不一定都要使用最先進的武器,而是最管用的武器。

  意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説過:“一個想要製造一件好的戰爭工具的人,必須首先問問自己下次戰爭將是什麼樣的。”從近期戰爭實踐看,信息主導、體系對抗將是未來戰爭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武器裝備現代化的主要特徵。發展現代化武器裝備,要防止“合成謬誤”,注重體系建設,堅持把單個武器裝備放到整個體系的大盤子來衡量,以對作戰體系的貢獻率為標準來推動武器裝備發展,既關注單裝性能,更關注整體效能,努力打造適應未來作戰需要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張西成)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