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土耳其國防部發布例行性年度報告,詳細介紹了2023年土耳其國防建設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的發展目標,並通過大量篇幅羅列了土耳其軍方計劃實施的49個重大項目。這份報告的內容表明,土耳其正在大力推進國防工業自主化。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和中東地區軍事強國,常規武裝力量規模在北約國家中名列前茅。近年來,俄烏衝突以及中東、非洲等地區安全形勢的變化,刺激了全球軍費開支和武器需求的增長。在各國紛紛加大國防投入的大背景下,土耳其的國防預算也顯著提高。2024年,土耳其打算將國防預算從去年的160億美元大幅提高至405億美元,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之前數年的平均值。同時,土耳其近年來持續在邊境和周邊地區開展軍事行動,這些因素都為其國防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驅動力。
此次土耳其國防部年度報告中提及的49個重大項目,涵蓋其陸、海、空三軍大批主戰裝備的升級改造和採購研發。這些項目的推進無疑將提升土耳其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和作戰能力。其中,涉及陸軍的項目主要有M60坦克、“豹-2A4”坦克和ACV-15裝甲運兵車的現代化改造、T-155“風暴”自行榴彈炮等主戰裝備的採購;涉及海軍的項目主要有“米爾登”級潛艇的生産、“普雷維澤”級潛艇的升級改造;涉及空軍的項目包括F-16戰鬥機的升級改造,“突襲者”和“安卡-S”無人機以及兩種型號教練機的生産採購等。
值得關注的是,土耳其軍隊的武器裝備升級改造和採購研發項目,大都由本國企業承包,且主要採用其自主研發的技術。例如,“豹-2A4”坦克的現代化改造項目,由土耳其大型防務承包商BMC汽車工業貿易公司提供指揮控制系統;ACV-15裝甲運兵車的升級,通過土耳其軍事電子工業公司提供的新型炮塔和其他電子系統來實現;“米爾登”級潛艇是土耳其自主設計研發的首款潛艇,土耳其海軍計劃2025年開始建造第一艘。
近年來,土耳其曾因武器裝備對外嚴重依賴屢屢陷入困境。特別是美國因土耳其購買俄制防空導彈取消其參與F-35戰機研製的資格,並拒絕向其出口該型戰機,使土耳其政府充分認識到受制於人的弊端。因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多次表達建立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的重要性。正義與發展黨執政以來,土耳其武器裝備的自主生産率從2002年的24%提升至2022年的73%,土耳其政府計劃在2025年將這一比例進一步提升至80%以上。這次新提出的49個重大國防項目,將使土耳其本土軍工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和研發經驗,同時也表明了土耳其完善國防工業體系的決心。
土耳其出口商協會近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土耳其武器出口額同比增長25%,達到約5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土耳其武器出口額近年來不斷打破歷史紀錄,表明其國防工業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也有很多分析指出,土耳其在軍工領域仍然缺乏核心技術。年初,土耳其公布以新型航空母艦為代表的新一輪造艦計劃後,立刻引發外界諸多質疑。不少評論認為,土耳其在統計艦艇國産化率時存在“水分”,其造艦計劃中涉及的艦載機、推進系統、火控系統等仍然依賴進口。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這些艦艇就無法如期服役。毋庸置疑,國防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先進武器裝備的研發製造,需要深厚的技術儲備、強大的創新能力以及完善的産業鏈等作為支撐,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絕非易事。土耳其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防工業獨立自主,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鄒志強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