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郊區一處軍火庫3月30日傍晚發生大火,橘紅色的大火在夜空中不斷冒出滾滾濃煙。據印尼媒體報道,大火在3月31日凌晨被撲滅,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但由於可能有其他起火點,因此仍在進行降溫作業。印尼軍方&&,事發的這個彈藥庫是用來儲存老舊彈藥的,懷疑是不穩定的化學物質引發大火。
當地時間2024年3月31日,印尼西爪哇省茂物發生多起爆炸,消防隊員站在軍用彈藥庫入口處。(視覺中國)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近年來彈藥庫爆炸的惡性事件並不少見,有的是因人為失誤。例如2023年7月24日,&&基隆後勤營區的彈藥庫因為搬運迫擊炮彈時爆炸,造成9人受傷。此外,俄烏衝突中攻擊對手彈藥庫導致連環爆炸的情況,也多次發生。
彈藥庫是爆炸物聚集的高危場所,按照正規軍事條令,其選址、建築規格、消防措施以及監控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例如美國著名的霍桑陸軍彈藥庫位於內華達州的沙漠地區,乾燥的環境有利於彈藥存儲,而且周圍人煙稀少,從而減少了意外事件發生後的附帶傷害。
據美國《軍事時報》稱,霍桑陸軍彈藥庫佔地147236英畝,擁有400多座不同的倉庫和管理建築。它於1930年修建,大量汲取了1926年美國新澤西州丹麥湖海軍彈藥庫爆炸後的經驗教訓,此後還經過多輪擴建和改建,號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彈藥庫”。如今這裡分門別類地儲備着不同類型的彈藥,彈藥存放的間隔和堆垛高度都有嚴格規定,部分高危爆炸物存放時還填充有惰性防爆劑,並設置了許多環境傳感器用於檢測倉庫內部的氣溫、濕度等空氣指標是否異常。即便監管如此嚴格,但2013年霍桑陸軍彈藥庫仍發生了訓練時迫擊炮彈意外爆炸的事件,造成8名美海軍陸戰隊士兵死亡,多人受傷。
雖然彈藥庫的管理條例嚴格,但如果得不到落實,一切也都是空談。蘇聯解體後,俄軍由於軍費長期不足,導致內部管理松懈,再加上設施老化、設備更換困難,彈藥庫事故頻發。2003年,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軍火庫爆炸,炸掉了該艦隊彈藥儲備的一半,起因竟是有人在軍火庫旁燃放煙花爆竹,結果火星引爆了軍火庫。因為類似的原因,烏克蘭的彈藥庫爆炸事故同樣不少見。2017年3月,烏克蘭東部地區哈爾科夫州一處軍火庫發生爆炸並引起大火。附近3萬餘人被迫緊急撤離。不過俄羅斯媒體曾披露,蘇聯解體後,原先的各加盟共和國對於武器管理松懈,導致大批武器被私下盜賣,彈藥庫管理方往往會將彈藥庫一把火燒掉以銷毀證據。
與美俄等大國相比,一些非洲國家的彈藥庫不但管理更混亂,而且建造規格本身就不符合規範,因此爆炸事故更頻繁和慘烈。2002年1月,位於尼日利亞最大城市拉各斯北部的伊科嘉兵營內一個軍火庫突發爆炸事故,包括幾百枚導彈在內的大量軍火被接連引爆。爆炸時産生的強大衝擊波甚至震碎了15公里外市中心建築物上的玻璃,超過2000人不幸遇難。據稱,伊科嘉軍火庫久疏管理,多年來軍火保存狀況較差,廢舊的槍支胡亂堆放在地上,很多武器根本沒有造冊清單,同時該軍火庫還缺乏懂得武器保養專業知識的人才。更糟的是,旁邊就是居民區,因此爆炸造成慘烈的人員傷亡。近年來,非洲的類似彈藥庫爆炸仍不少見。(晨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