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啟動新航母設計工作——
土西再度“牽手”建造新航母
土耳其“阿納多盧”號航母。 資料照片
前不久,土耳其召開國防工業執行委員會會議,對國防工業的現狀、未來目標和重要項目進行評估,對外公布將在西班牙幫助下啟動新航母設計工作,並批准了伊斯坦布爾級護衛艦以及新型近海巡邏艦、登陸艦、獵雷艦和快速攻擊艇等新型艦艇的建造計劃。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新航母工程。當前,土耳其海軍擁有一艘帶滑躍式起飛甲板的“阿納多盧”號輕型航母,但F-35B垂直起降戰機採購計劃因美土關係惡化而受阻,艦上只能搭載無人機和直升機,作戰效能相當於兩棲攻擊艦。
設計建造新航母是一項龐大又複雜的系統工程。土方稱新航母將是“阿納多盧”號的改進型,並宣布在設計建造中將應用更多國內技術,這對土耳其船舶和航空製造工業來説是很大挑戰。
借助外力建造航母,土耳其開啟航母夢
擁有航母建造能力是不少國家夢寐以求的目標,土耳其也不例外。
2023年4月1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出席了首艘國産航母“阿納多盧”號的服役儀式。埃爾多安稱,耗時7年打造而成的“阿納多盧”號對土耳其國防工業來説是一個重要節點。
21世紀初,土耳其海軍僅有2艘從美國引進的特爾邦教區級坦克登陸艦。為了在未來作戰中獲得優勢,土耳其海軍重點強化兩棲作戰力量。
2009年,土耳其國防工業署向外界發布了“2萬噸級多功能兩棲攻擊艦”的招標書,來自法國艦艇建造局、荷蘭達門公司、西班牙納凡蒂亞集團和韓國韓進重工集團等多家船企紛紛響應。4年後,土耳其選擇以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為原型設計建造新艦。西班牙方案之所以能被選中,主要原因是其帶有滑躍式起飛甲板,可以起降F-35B垂直起降戰機,能夠發揮輕型航母制空制海作用,而不局限於兩棲登陸。由此可見,土耳其更希望建造能夠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機的輕型航母。
土耳其的航母夢就此開啟——2015年,土耳其授權本國塞德夫造船公司與西班牙納凡蒂亞集團合作設計航母。1年後,該公司位於圖茲拉的造船廠舉行了新艦開工儀式,埃爾多安總統見證了航母第一塊鋼板的切割,他宣布“‘阿納多盧’號將是第一艘使用F-35B垂直起降戰機的土耳其海軍艦艇”。“阿納多盧”號滿載排水量2.8萬噸,飛行甲板面積5400多平方米,這是土耳其首次參與設計建造航母,也是提升船舶建造能力的機會。
一方面,引進消化國外技術。塞德夫造船公司全面吃透了西班牙納凡蒂亞集團提供的原始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再結合本國海軍需求進行重新設計。比如,改造飛行甲板和機庫,以滿足搭載12架F-35B垂直起降戰機的需求;重新規劃近防炮位置,規避滑躍甲板對射界的影響;放棄“胡安·卡洛斯一世”號的柴燃聯合動力系統,使用經濟高效的柴電推進系統。
另一方面,使用更多國産設備。土耳其配套廠商將國産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應用於新航母,推動國産艦用裝備發展。比如,航母裝有2部土耳其國産低截獲概率雷達和1套國産阿賽爾森作戰管理系統;武器系統則加裝了國産4座STOP遙控武器站和3座STAMP遙控武器站;魚雷對抗系統、電子戰系統等也都選用了本土企業産品。
土耳其造船廠採用分段式模塊化建造方式,各主要艦體分段於2016年陸續開工,2年後開始鋪設龍骨,之後項目快速推進,於去年完成製造並交付土耳其海軍。通過“阿納多盧”號輕型航母的設計建造,土耳其積累了設計建造滑躍式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經驗,船舶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國外戰機交付受阻,新航母搭載無人機
作為航母的攻擊“鐵拳”,艦載機是航母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縱觀全球,目前已有不少國傢具備製造陸基飛機的能力,但能夠製造艦載機的國家屈指可數,這其中並沒有土耳其。
在新航母建造初期,土耳其計劃採購美國F-35B作為艦載機。土耳其是美國牽頭的F-35“聯合打擊戰鬥機”項目的第三級合作夥伴,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更是項目原定的執照生産廠家,具備組裝整機和生産中心機身分段提供給全球供應鏈的能力。
土耳其原計劃將採購100架F-35A常規起降戰機和20架F-35B垂直起降戰機。但世事難料,土耳其發生未遂軍事政變後,土耳其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出現裂痕。之後,美國拒絕向土耳其交付F-35戰機,已經生産出來的2架土耳其版F-35A戰機被扣留在美國,F-35B戰機的交付成為泡影。
艦載機的斷貨,對於“阿納多盧”號航母戰鬥力的影響很大,土耳其只能選擇打造一艘“無人機航母”。近年來,土耳其在無人機領域發展迅速,拜拉克塔爾公司的TB-2“旗手”無人機,在多次武裝衝突中表現出色,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該公司向土耳其海軍提出了無人機上艦的設想,雙方一拍即合,在TB-2“旗手”無人機基礎上研製出TB-3艦載無人機。但TB-3艦載無人機航速慢、載荷小,不能挂載大中型反艦導彈,並缺乏空空作戰能力,整體效能較差。拜拉克塔爾公司又將最新研製的“紅蘋果”隱身噴氣式無人機搬上航母甲板。
為了滿足無人機上艦需要,造船廠在航母舾裝過程中對原始設計進行調整,包括安裝無人機控制站、滑輪牽引系統、阻攔網等。同時,為確保速度較快的“紅蘋果”隱身噴氣式無人機降落安全,土耳其正考慮在航母飛行甲板中後部加裝2條阻攔索。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獨立製造航母阻攔索,其技術含量較高,能否突破技術壁壘,對土耳其國防工業來説是一個考驗。
新航母開工建造,或將面臨巨大挑戰
“阿納多盧”號航母的服役,提振土耳其國防工業信心,帶動了人才發展、技術躍升。有了“阿納多盧”號的經驗積累,土耳其意圖打造一艘噸位更大、作戰能力更強的新航母。
20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期間,埃爾多安總統透露,已經與西班牙就合作建造新型航母達成協定。這次,土耳其依然選擇與西班牙軍工企業合作。
西班牙建造輕型航母有着豐富經驗。20世紀80年代,總部位於大西洋沿岸城市費羅爾的巴讚造船廠,與提出“制海艦”概念的美國吉布斯·考克斯公司開展合作,設計建造了西班牙第一艘國産輕型航母“阿斯圖裏亞斯親王”號,代替西班牙海軍老式美制“迷宮”號航母。20世紀90年代,巴讚造船廠又獲得了為泰國建造“差克裏·納呂貝特”號航母的訂單,積累了豐富的航母建造經驗。
2005年,西班牙對船舶製造業進行改革,將巴讚造船廠中與軍艦設計、建造相關的業務部門分離,整合組建了納凡蒂亞集團,專注於軍用艦船建造和武器系統開發等業務,綜合技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此後,納凡蒂亞集團成功設計建造了接替“阿斯圖裏亞斯親王”號航母的“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新軍艦的先進技術和可靠品質得到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青睞,也推動了“阿納多盧”號航母的合作。此次,土耳其再度“牽手”納凡蒂亞集團建造新航母也是情理之中。
目前,土耳其仍計劃由塞德夫造船公司負責新航母的建造。這是一家成立於1972年的造船廠,1990年遷至伊斯坦布爾市成為圖爾康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主要承接各種軍用艦船和商業船舶製造。
按照埃爾多安總統的話説,新航母是“阿納多盧”號的改進型。目前,新航母具體細節並未對外公布,土耳其海軍提出的作戰需求將對塞德夫造船公司帶來很大挑戰。
挑戰一:總體設計。“阿納多盧”號輕型航母是土西兩國建造的最大水面艦艇,在此基礎上建造更大航母,艦體布局、動力選擇、材料應用等方面需要重新考量,對兩國船舶工業都是挑戰。建造大型軍艦是一個龐大又複雜的系統工程。即使一根電纜走線錯誤,一個接口設計缺陷都可能導致嚴重問題,設計工程量呈幾何級增長。西班牙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過兩種安裝蒸汽彈射器的航母設計方案,一種是排水量為2.3萬噸、總長度為221.8米的SAC-200型,另一種是排水量為2.5萬噸、總長度為240米的SAC-220型,但這兩種方案設計均已落後且沒有付諸實踐,並不具備參考價值。要建造新航母,還需要另起爐灶重新設計。
挑戰二:武器系統。要提升新航母的態勢感知和防禦能力,必須安裝高性能的雷達電子設備和防護武器系統。近年來,土耳其積極推動自主國防戰略,新航母將大量採用本土産品,目前土耳其正在研發的新型艦空導彈、有源相控陣雷達、聲吶、反魚雷武器等,有可能會應用到新航母上,其質量性能有待檢驗,與新航母的國外電子設備能否匹配,也是需要解決的難題。
挑戰三:船廠産能。近年來,土耳其産品外銷成績斐然,2023年軍品出口額達到55億美元,同比增長27%,出口目的地從2022年的176個國家增加到185個國家。藉&這股東風,土耳其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積極推銷“無人機航母”。2023年7月,土耳其一名領導&&,正在與一名潛在客戶進行談判,旨在建造一艘與“阿納多盧”號類似的航母。如果外貿訂單簽訂後,將與國産航母建造形成衝突,塞德夫造船公司能否同時開工建造2艘航母還有待考驗。
眾所周知,航母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武器系統,航母建造是現代軍事工業的集大成者。土耳其建造新航母,既需要強大的國力作後盾,更需要完整又雄厚的工業實力作保障。對土耳其來説,這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王笑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