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丁勇
無人機縱橫空中,離不開強力且靈活的翅膀。無論是平直翼還是旋翼,都可以把無人機托舉到空中。
那麼,你見過靠動力翼傘飛行的無人機嗎?加拿大MMIST公司研製的“雪雁”CQ-10A無人機就是如此。
“雪雁”CQ-10A無人機是一種貨運無人機。在地面上,它的外貌並不出眾,但辨識度很高。除了固定式起落架和機後的螺旋槳,它的機體就是較大的長方體狀貨艙。其感知、控制等系統,只佔據了貨艙很小的一部分空間。
不僅在地面上辨識度較高,“雪雁”CQ-10A無人機在空中也很“惹眼”。因為只有到了空中,它的翅膀才會完全打開。與眾不同的是,它的翅膀是一個闊大的動力翼傘。對動力翼傘,人們並不陌生。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人駕乘動力翼傘脫離險情的場景。“雪雁”CQ-10A無人機所用的就是這類翼傘,不過控制翼傘的是身在地面的操控人員或者無人機的自動控制系統。
採用翼傘作為無人機翅膀有其長處。一是在不使用時,翼傘可以被打包捆紮在貨艙上部,不佔空間。二是翼傘的自重很輕,迎風即可打開,無需太多的配套支持系統,節省出來的重量可用於運送更重的貨物。三是翼傘的升力較強,這使它可以設置更多的貨廂,拉運更多的貨物。這也是“雪雁”CQ-10A無人機長度不超過3米,卻設計有6個貨廂、最大起飛重量可達600千克的原因。
這種緊湊、實用的設計,加上能用GPS和機械控制儀器進行導航並降落至指定地點,使“雪雁”CQ-10A無人機一度外銷他國,其後續發展也受到關注。
但是之後,MMIST公司在“雪雁”CQ-10A無人機基礎上改造出了“雪雁”CQ-10B無人機,和“前輩”使用翼傘作為翅膀不同,“雪雁”CQ-10B無人機改用了與直升機相同的旋翼結構。
這種改進,一方面是需求發生了變化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靠翼傘飛行存在一定弊端。比如,“雪雁”CQ-10A無人機雖然能搭載在運輸飛機上投放,也可從“悍馬”車上放飛,但總的來説,需要專門的投射系統提供支撐;雖然發動機的馬力越來越強勁,但動力翼傘易受風力變化影響的狀態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此外,動力翼傘碩大的體型也容易被對手發現,這也是它先天的、難以克服的缺點。
於是,擁有更強機動能力的“雪雁”CQ-10B無人機開始現身。
不過,這不等於宣告靠翼傘飛行無人機發展的終結。翼傘飛行的種種優點,加之它在高空和超低空都可以穩定飛行,註定了此類無人機還會在一些特定的場合繼續發揮作用,甚至在今後找到新的用武之地。(董超 錢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