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魚”項目基於“雷穆斯-300”無人潛航器。
用包括魚類在內的海洋生物名稱來為一些潛艇和無人潛航器命名,是不少國家海軍的常見做法,如比拉魚、皇后魚、鱘魚、鲉魚先後被用於命名潛艇,而旗魚、魔鬼魚、長刀魚被用於命名無人潛航器等。
近兩年,獅子魚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被美軍用來命名下一代小型無人潛航器。獅子魚是一種外表華麗、長着毒刺的小型海水魚。由於適應性強、能夠快速繁殖,加上具有毒性,其種群數量近年來爆炸式增長,已經成為大西洋很多魚類滅絕的原因之一。
和其他潛艇、無人潛航器“以魚為名、旨在借勢”一樣,“獅子魚”無人潛航器亦是如此。
和獅子魚是小型魚類相對應,該型無人潛航器個頭不大,長2.3米,直徑19厘米,重56千克,用人力即可輕鬆布放和回收。它的研發,是為了取代先前列裝的“劍魚”無人潛航器。
“劍魚”無人潛航器是美軍早期研發的小型無人潛航器,已投入使用20多年,同樣能人工布放與回收。隨着時間推移,這型無人潛航器已經老舊,無法方便地整合最新的傳感器,也無法應用更先進的無人自主技術。於是,就有了“獅子魚”項目。
“獅子魚”項目並不是要研製一型全新的無人潛航器,而是一個“借梯上樓”的項目。經過一番比較和評估,美軍為“獅子魚”項目找到的藍本,是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HII)公司的“雷穆斯-300”無人潛航器。
“雷穆斯-300”是一種軍民兩用小型無人潛航器,於2021年在“雷穆斯-100”基礎上研製而成。從2021年6月收到首個國際訂單開始,到目前為止,它已銷往20多個國家。這種“適應力”,可能也是美軍選擇它作為“獅子魚”項目藍本的原因之一。
既然是用於替代“劍魚”無人潛航器,“獅子魚”在功能上應該會涵蓋前者所具備的功能,比如用來反水雷、搜救、快速評估環境、水文勘測、反潛和遂行情報監視偵察任務等。“獅子魚”無人潛航器所具有的一些新特點,或會使其在功能方面進一步拓展,如自然界中長着毒刺的獅子魚,個頭雖小,“毒性”卻不小。
比如,“獅子魚”無人潛航器的殼體堅固,下潛深度達數百米;配備了先進傳感器以及導航、通信設施,有助於在水下高效作業;可根據需要,靈活配置不同功率的鋰離子電池以實現不同時長的自持力,還可在任務現場充電以增加續航力等。
“獅子魚”無人潛航器的最大特點,是採用開放式設計,可以根據不同任務需求配置相應載荷,還為未來整合新型載荷、傳感器等預留了“空間”與接口。
去年10月,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獲得一份合同,為美國海軍“獅子魚”項目研製9具小型無人潛航器。據稱,該公司在未來幾年有望獲得上百個此類無人潛航器的訂單,合同價值超過3.47億美元。
由此來看,無論其是否會像自然界中的獅子魚那樣帶來“生態災難”,該型無人潛航器的下水,對本已不很平靜的海洋來説,也許都將掀起不小的風浪。(麻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