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月22日報道,美國空軍、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共性不多,至少在武器方面是這樣。不過,以下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目前為止,這四大軍種都以某種方式使用過的五種武器。
M16步槍
M16步槍是歷史上最受讚譽的小型武器之一。最早的M16步槍重6磅(約合2.7千克),以每秒3200英尺(約合975米)的初速度發射子彈,彈匣容量20發。M16A1具有半自動和全自動兩種射擊模式,曾在越戰中獲得令人生畏的名聲,直到裝藥的改變和糟糕的訓練導致了同樣可怕的名聲(儘管是出於完全錯誤的原因)。M16和M16A1在上世紀80年代被改良版M16A2取代,隨後又被更短的M4卡賓槍和M16A4步槍取代。
儘管這款步槍與美軍地面部隊關係密切,但空軍起初也曾為其安保部隊採購該槍。空軍安保部隊目前仍在使用M16,F-35戰鬥機飛行員則仍使用M16的微縮版GAU-5A作為防身武器。今天,M16及其後續槍型仍在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役。與此同時,海軍“海豹”突擊隊使用的是M16的短槍管版MK18,海軍軍艦上的水兵則配發M4卡賓槍。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這份名單上最古老的武器是瑞典設計製造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最早的L60博福斯炮發明於1930年,並在二戰中被除日本以外的幾乎每一個交戰國用作防空武器。歷次改進已使這款高炮的性能得以完善,但其構造仍與最初大致相同,並在國際上得到使用,包括安裝在瑞典産的CV90步兵戰車上。
美軍首次使用博福斯高炮很可能是在二戰期間,用作海軍軍艦上的輕型高射炮以及用於裝備陸軍地面部隊。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曾把博福斯高炮作為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啟用的M42防空炮車的組成部分。空軍是最後使用這種火炮的軍種,用它裝備了AC-130U“怪異”武裝直升機。
“毒刺”導彈
上世紀80年代啟用的“毒刺”導彈是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中的佼佼者。“毒刺”採用紅外導引頭,射程可達3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由肩扛火箭筒式發射器發射。這種導彈在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之間的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本報注)戰爭中被首次使用,後來曾被送去武裝阿富汗和安哥拉的遊擊隊。
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最早使用“毒刺”導彈的軍種,用以取代老化和性能不佳的“紅眼睛”地空導彈。空軍安全警察在1984年至1996年期間使用過這種導彈。上世紀80年代海軍曾以“毒刺”導彈強化軍艦的近程防空能力,尤其是在波斯灣地區。儘管海軍很可能不再採用“毒刺”導彈,但裝備軍艦的“拉姆”短程防空導彈使用了“毒刺”導彈的紅外導引頭。
“戰斧”導彈
“戰斧”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一種具有粗短飛行翼、由微型渦輪風扇引擎提供動力的子彈狀導彈——是現代最被認可的武器之一。這種貼合地形的亞音速導彈射程為1000英里,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實現精確瞄準。美國軍方使用過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兩個版本的“戰斧”導彈,不過裝有核彈頭的導彈早已退役。
“戰斧”導彈最初是海軍的一款兼具常規和核攻擊功能的反艦巡航導彈。今天,海軍只列裝了常規的對地攻擊版,儘管新的第五批次導彈將重新具備反艦能力。上世紀80年代空軍曾使用“戰斧”導彈的卡車發射版“鷹頭獅”,但最終為遵守1987年《中導條約》而毀掉了這些導彈。海軍陸戰隊和陸軍是最近才把“戰斧”導彈加入武器庫的,以便獲得一種獨立的遠程打擊能力。
UH-1“易洛魁”直升機
UH-1直升機曾是越戰時期的主要中型運輸直升機,並成為美國捲入這場戰爭的標誌性符號。美軍利用這款直升機把部隊快速運送到戰場各處,為戰鬥部隊補充給養以及疏散傷員。最初的UH-1配備一個4人機組,可搭載最多7名乘員,最高時速為127英里,並且基本沒有裝甲保護。到上世紀80年代,陸軍用UH-60“黑鷹”直升機取代了UH-1。
空軍使用現代版UH-1N運送保衛美國核導彈基地的快速反應小組。在越戰期間,海軍曾使用UH-1直升機作為其有“海狼”之稱的輕型攻擊直升機中隊的成員,為海軍特種作戰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最後一支“海狼”中隊是上世紀80年代退役的。海軍陸戰隊使用的是UH-1的全現代化版UH-1Y“毒液”直升機。(編譯/曹衛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