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飛機日前在起飛後不久左側中後部的應急艙門突然脫落,這使得人們對航空業安全再度關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艙門在空中脫落?業內專家認為,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包括艙門緊固件存在問題等三種可能性。
海外工程院院士、在波音公司工作多年的資深專家李小光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飛機艙門究竟如何脫落最終需要嚴謹的調查,但通過仔細觀看此次事故配發的新聞圖片後可以發現,飛機艙門的門框基本是完整的,只有下方有一點點破損,並非在外力的劇烈拖曳下發生撕裂,這表明艙門本身質量沒有問題,因此最大的可能是艙門緊固件存在問題。
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5日在空中發生異常情況,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畫面顯示,涉事客機機艙的一扇艙門不翼而飛。
李小光曾在波音工作多年,參與波音多種機型的研發、生産,他分析説,民航客機在巡航高度飛行時,為了確保旅客的舒適性,客艙內部需要增壓,此刻客艙內部壓力大於外部環境壓力,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艙門的一些零部件出現問題,艙門就會出現脫落。“但有兩個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首先是零部件的金屬疲勞是不可能存在的,此次發生事故的飛機交付僅兩個月,金屬疲勞的現象一般發生在長達30年飛行史的飛機上。其次,波音是有百餘年歷史的‘老店’,其飛機的設計、製造標準以及適航取證有一整套成熟的流程,因此飛機標準存在問題的概率也並不大。”
李小光對事故飛機的現場照片進行仔細觀察後分析説,看起來是飛機門整體掉下去,機體結構和門框沒有産生大的變形,門框基本沒壞,只有下側有輕微損壞,“這表明不是強大外力把門撕裂下去的”。
“因此最大的可能是緊固件出現了問題”。李小光解釋説,如同普通房門一樣,飛機艙門實際上也是由螺絲、螺栓將門和門框連接在一起的,如果緊固件質量不合格,就會産生斷裂。
李小光&&,導致此次事故的另一種可能是裝配工人沒有按照流程操作,在安裝過程中螺栓數量不夠,或緊固強度不夠。“這扇門是封閉門,並不經常使用,工人可能沒有按照流程施工;而且在後續的審查過程中也沒有被發現。”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趙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列出了第三種可能性:事故艙門中間有一個側窗,艙門上的中間側窗和安裝在飛機結構機體上的側窗有所不同,也不排除是該窗口結構強度不足,在飛機增壓過程中窗口首先破裂,然後導致整個艙門斷裂出去。
該專家&&,究竟是艙門上的側窗先發生破裂還是艙門邊緣發生破裂,要等找到殘留艙門的結構,以及對飛機本身相關部分殘留的艙門結構進行深入分析之後,才能知道艙門掉落的初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