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30 10:01:50
來源:參考消息

俄媒分析:俄海軍為何增建多功能核潛艇

字體: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1月26日刊發題為《需要“白蠟樹”:建造新核潛艇將給海軍帶來什麼》的文章,作者是俄羅斯軍事網創始人德米特裏·科爾涅夫。全文摘編如下:

    據媒體報道,俄羅斯計劃增加“白蠟樹”級多功能核潛艇的數量——從9艘增加到12艘。位於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機器製造廠很快將開始建造3艘核潛艇。

    “哈士奇”還是“萊卡”

    11月19日,塔斯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説,俄羅斯海軍計劃增加“白蠟樹”級核潛艇的數量。

    塔斯社寫道:“885、885M和885MA型‘白蠟樹’系列核潛艇將增加到12艘。三艘新潛艇有望開工建造。”這一消息還沒有得到官方證實。

    三艘新潛艇中的第一艘可能在2023年底鋪設龍骨。之後,隨着“彼爾姆”號(“白蠟樹-M”的五號艇)和“烏裏揚諾夫斯克”號(“白蠟樹-M”的六號艇)在2024-2025年交付試航,另外兩艘計劃建造的新潛艇也將開工。

    接下來,很可能將開始建造未來型號的核潛艇——它們已經被命名為“哈士奇”和“萊卡”。為了在遠洋戰區實現戰力平衡,俄海軍需要的核潛艇不是8至12艘,而是遠遠更多。

    另外必須考慮的一點是,並非所有潛艇都能同時執行戰鬥值班——總有一部分要留在基地,為再次出海作翻修和準備。在遠離本國海岸的地方執行任務需要核潛艇,它們沒有柴電潛艇的局限性。

    “北德文斯克”號的出現

    “白蠟樹”是裝備魚雷發射管和通用巡航導彈發射裝置的多功能核潛艇。主要任務是打擊潛在敵人的先進潛艇、摧毀水面艦船、打擊沿海目標。

    1986年,潛艇開始進行技術設計,3年後為加裝“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作了調整。設計調整考慮到未來各種載具的通用彈藥已經開始測試。

    1993年12月23日,舷號K-560的885型“白蠟樹”一號艇“北德文斯克”號開始在北方機器製造廠鋪設龍骨。2010年,“北德文斯克”號下水。2014年6月17日,“北德文斯克”號加入俄海軍。

    2009年起,9艘升級版885M型“白蠟樹-M”開始建造。新潛艇的長度縮短9米,完全保留了基礎版“白蠟樹”的武器——10具魚雷發射管和1套8單元通用發射裝置(用於發射“口徑”和“縞瑪瑙”導彈)。

    潛射“鋯石”導彈

    “白蠟樹”級潛艇從2021年開始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導彈。

    一般而言,潛艇發射導彈的難度遠大於水面艦船。導彈在發射時要啟動固體燃料加速裝置,確保導彈離開潛艇,從水下運動到水面,並在海面以上20至30米的高度起飛。這對潛艇構造的影響堪比發射彈道導彈,但“白蠟樹”是多功能攻擊型核潛艇,要力求在保持機動能力(在速度和深度方面)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重量。

    總的來説,攜帶“鋯石”需要更強勁的發射裝置。已經完工的“白蠟樹-M”將在維修改造中加裝“鋯石”,五號艇和後續潛艇則從“出生”起就擁有這種導彈。

    到2028年,完工的“白蠟樹-M”將有8艘,預計俄羅斯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各得4艘。

    航母獵手

    這些先進的核潛艇可以完成各種任務。首先,它們能與潛在敵人的任何潛艇平等競爭。它們能與攻擊潛艇決鬥,追蹤並摧毀戰略導彈潛艇——如今,能執行這項任務的俄羅斯核潛艇很少。這些潛艇的性能優越,但每個遠洋艦隊都需要更多數量。

    另一項任務是破壞敵方航運,摧毀各類船隻。在這方面,“白蠟樹-M”的武器可謂應有盡有:自導魚雷、“口徑”反艦導彈、“縞瑪瑙”超音速導彈和“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擁有這套武器組合的“白蠟樹-M”甚至可以獵殺航空母艦。

    唯一的問題是為我們的核潛艇提供偵察和目標指示——這方面的工作正在進行。“藤蔓”全球偵察衛星系統專為監視世界大洋而生。有了來自太空的助力,射程1000公里的“鋯石”就能確保摧毀敵人的航母戰鬥群。(編譯/賀穎駿)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0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