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0月6日電 特寫:一個家庭的“綠色賬單”
新華社記者沈汝發
10月6日,南京市溧水區永陽街道淮源新村居民方龍生家的屋頂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除了自己使用,余電上網還能有一筆收益。
“我們現在用電相當於沒花錢。”方龍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一個月電費500多元,現在白天用光伏的電,只有晚上用電網的電,一個月只需200多元。余電上網,電力公司又返還200多元。”
這得益於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大力推廣屋頂光伏項目。據介紹,居民安裝屋頂光伏後,供電部門實行並網,居民用不了的自動轉到電網,發了多少電,光伏收益多少錢,在手機小程序上都能看到,一目了然。
2024年11月,方龍生家安裝了屋頂光伏。“我家電器比較多,空調、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樣樣齊全。現在安裝了光伏,一個月發電1200多度,用電再也不用擔心了。”方龍生説。
讓方龍生深刻感受到新能源變化的還有汽車。他的兒子方源原來開的是油車,2024年10月,換了一台新能源汽車,大大節省了出行成本。
“省錢省多了。”方源算了一筆賬,他在溧水城區工作,妻子原來在東屏街道上班,接送來回40公里,一次油錢就要二三十元,一個月要五六百元。現在安裝了充電樁,晚上10點後充電,一個月只要100多元。
方源和妻子還經常帶着年幼的孩子到安徽黃山、浙江杭州等地游玩。“家有小孩,開車出游方便,油車一次將近一箱油,油錢要三四百元,開電車就省多了。”方源説。
方龍生家的“綠色賬單”是綠色生活興起的一個縮影。屋頂光伏、新能源汽車、全電廚房……記者採訪看到,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僅節約了生活成本,而且減少了碳排放,綠色生活蔚然成風。
據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介紹,目前全區安裝屋頂光伏的居民用戶已有6200多戶。溧水區電動汽車保有量約2.5萬輛,已投運充電樁2.5萬多個,車樁比達到1:1。充電設施廣泛覆蓋,大大緩解了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為群眾綠色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硬體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