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服務、解難題、幫發展——“隴原人才基層行”見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7 20:21:04
來源:新華網

送服務、解難題、幫發展——“隴原人才基層行”見聞

字體:

  新華社蘭州5月27日電 題:送服務、解難題、幫發展——“隴原人才基層行”見聞

  新華社記者崔翰超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東山鎮衞生院門前有一片小廣場,站在這裡一抬頭就能看見青山巍然聳立,連綿的大山如一道天然的碧綠屏風,替山下的村莊遮風擋雨。

  這天,聽説有外地的醫療專家來這義診,附近村的大爺大媽,有些步行、有些搭車,紛紛趕來,在這小廣場上排起了長隊,都要讓醫生給自己瞧一瞧,或者諮詢家人的健康問題。

  接診的醫生中,陳志劍與李輝是一對“搭檔”。當地老人説話口音重,陳志劍聽一句給李輝翻譯一句,就這樣一早上接診了十幾位當地群眾。

  這是東山鎮衞生院門前的義診現場。新華社記者 崔翰超 攝

  陳志劍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人民醫院內二科主任,李輝則是北京市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現在他們一同以義診的形式為基層群眾提供醫療服務。

  這次義診是“隴原人才基層行”活動的一部分。記者了解到,該活動由甘肅省委組織部聯合甘肅省教育、衞生、文旅、商務等多部門共同發起,組織全國醫療、文旅、教育等方面專家前往基層,利用專家人才“送服務解難題、幫帶培養人才”。

  “這幾天跟着醫療方面的專家人才一起座談、接診、查房,讓我們基層醫護人員獲益匪淺,比如他們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方法,個人病史、家族病史、發病前的情況等都要考慮進來。”陳志劍説。

  陳志劍從醫28年,在他眼裏鄉村地區相對偏僻,醫療技術有限,但群眾有着同樣的健康需求。通過和外來專家“結對子”的方式不僅能有效提升業務水平,而且將來有難以解決的醫療難題,還能通過“搭檔”進行遠程會診,一同為當地患者排憂解難。

  “來自遠方的客人”同樣也有收穫。李輝是第一次參加此類活動,與大城市的接診不同,在這裡她切身體會到了群眾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渴望,也更加堅定了她的“醫者仁心”。

  “這邊病患的醫從性相對較弱,了解了基層醫療的真實情況之後,讓我們將來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課題研究,推動醫療衞生事業不斷發展。”李輝説。

  除了關乎群眾健康的醫療,“隴原人才基層行”也集中就教育等群眾關心的問題開展了廣泛交流。

  楊天女今年27歲,是舟曲縣大川鎮九年制學校的英語老師。在她看來,現在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從教4年的自己還有許多要學習,這次來的教育專家通過“同課異構”的方式讓她學到了寶貴的教學技巧。

  “過去我總覺得老師要負責課堂上的一切事務,經常焦慮得不行,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學生能做的放手讓學生去做,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讓教學工作有的放矢。”楊天女説。

  郝玲是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從站上講&開始,她既受到過其他老教師的幫助,也幫助過許多基層教師。作為組織者,她告訴記者,如今通過開展“同課異構”、聽課評課、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進行研討交流,能有效幫助基層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從而查漏補缺,提升基層教學能力。

  信息時代的教育“增色”同樣來到了這裡。舟曲縣第一中學副校長杜曉東認為,當下基層教育工作者還要提升運用信息化技術和多媒體工具的能力,才能為課堂“增彩添色”,讓書本上的知識“活起來”,“用多媒體的內容,把孩子的心思留在課堂上”。

  今年以來,“隴原人才基層行”共組織了151名各領域專家人才前往環縣、莊浪等地基層研討交流。在舟曲縣的山村裏,還有來自他鄉的文旅和電商專家在&&這裡出謀劃策,為基層播撒下發展的種子。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