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武器”或不再是科幻虛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5 10:53:05
來源:參考消息網

“大腦武器”或不再是科幻虛構

字體: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道 據英國《衛報》網站11月22日報道,兩位英國學者認為,能夠攻擊或改變人類意識、感知、記憶或行為的精密且致命的“大腦武器”,已不再只是科幻虛構。

  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的邁克爾·克勞利和馬爾科姆·丹多即將出版一本書,他們認為這本書應給全世界敲響警鐘。

  他們提出,人類思維是戰爭的新前沿領域,全球迫切需要採取行動,防止神經科學被武器化。

  克勞利説:“這聽起來確實像科幻虛構。危險之處在於它可能會變成科學事實。”

  這本由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出版的書探討了神經科學、藥理學和人工智能的新發展如何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威脅。

  克勞利説:“我們正進入一個大腦可能變為戰場的時代。操縱中樞神經系統(即使人鎮靜、頭腦混亂甚至脅迫他人)的手段正變得更加精確、更易獲取,對各國也更具吸引力。”

  有國家支持對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化學物質開展了研究。這本書追溯了這方面既引人入勝又駭人聽聞的歷史。

  克勞利説,美國和蘇聯都曾“積極尋求”研發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武器。其目的是讓人們長時間喪失行動能力,包括“失去意識、陷入鎮靜、産生幻覺、語無倫次、癱瘓或迷失方向”。

  唯一大規模使用中樞神經系統武器的實例發生在2002年的俄羅斯。當時,為結束莫斯科劇院人質危機,安全部隊使用芬太尼衍生物。900名人質中的大多數獲救,但超過120人因化學製劑的影響死亡,還有數量不明的人遭受長期損害或過早離世。

  從那以後,相關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這兩位學者認為,如今已有國家能夠製造出曾經難以想象的、更為“精密且有針對性”的武器。丹多説:“幫助我們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知識同樣可能被用於擾亂認知、誘導服從,甚至在未來把人變成工具人。”

  他們&&,這種威脅“真實存在且與日俱增”,但國際軍備控制條約存在漏洞,無法有效應對這一威脅。

  丹多是布拉德福德大學國際安全名譽教授,也是生物和化學武器控制方面的頂尖專家。克勞利是布拉德福德大學和平研究與國際發展部的榮譽客座高級研究員。

  這本書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包括成立一個關於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大範圍失能的藥劑的工作組。其他提議涉及培訓、監測及定義等方面。

  丹多説:“我們需要從被動治理轉向主動治理。”

  兩人都承認,人類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了解日益增多,對人類有益。兩人&&,他們並非試圖阻礙科學進步,而是要防止惡意。

  克勞利説:“這是一次警鐘。我們現在必須行動起來,捍衛科學的信譽和人類思維的神聖。”(編譯/涂頎)

【糾錯】 【責任編輯:郭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