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9月1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施行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圍繞無障礙設施建設、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等重點監督領域,不斷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與適老化改造的銜接協同,共辦理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000余件,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切實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體權益,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負責人介紹,檢察機關重點針對互聯網應用程序、自助公共服務終端設備、便民熱線等未實現無障礙功能的問題,通過公益訴訟推動相關主體實施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提升數字化服務的包容性,讓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體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應有的便利和保障。
推動無障礙和適老化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相關職能部門齊心協力、共同參與。
民政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將進一步加強與檢察機關在適老化環境建設方面的合作交流,在聯合調研、線索移送、信息共享、專業支持等方面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形成適老化環境建設工作合力,共同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同時,還將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做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和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的任務銜接。
中國殘聯維權部負責人介紹,中國殘聯將繼續配合最高檢在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領域做好工作,指導各地殘聯在配合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中進一步提供更精準的訴求和更專業的意見與建議,進一步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範圍向無障礙社會服務等領域深化和拓展。
據介紹,中國殘聯還將通過公益訴訟監督、媒體監督、殘疾人無障礙促進或監督員監督等多形式多渠道繼續加大監督力度,以法治的力量進一步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效能;繼續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宣傳貫徹工作,提升全社會無障礙理念,提高相關主體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定責任意識,包括針對各類別殘疾人的需求特點開展宣傳,進一步營造共建共享無障礙環境的社會氛圍。(記者 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