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同慶促進市場升溫 “票根經濟”提升消費活力
全市重點商圈迎客近6000萬人次
國慶中秋雙節同慶,消費市場熱力升騰。長假期間,北京圍繞“京彩四季”主題推出500余項文商旅體促消費活動,着力豐富消費供給。八天假期,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業態企業實現銷售額95.1億元;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5966.8萬人次,同比增長13.9%。
“不僅能吃谷(購買二次元周邊衍生品),還能體驗VR,太有代入感了!”假期,初中生小琳和朋友約好一起逛新亮相的微博IN跨次元引力場,他們還在三體·四維空間科幻體驗中心沉浸式探索三體空間,科技和歷史的碰撞令她們流連忘返。走出商場,爵士藝術生活節在戶外唱響,為亮馬河文化經濟帶再添消費新活力。朝陽區大屯裏、海淀區魏公·芳華里、大興區世界坊……一批商業項目都在節前跑步入市,豐富了假日消費場景。
中秋賞月促進夜間消費升溫。朝陽區“國際燈光消費季”光影秀場和水上表演點亮“不夜朝陽”,亞奧、燕莎藍港兩大商圈夜間客流量分別同比增長39.1%、2.1%。豐台區推出“盧溝曉月”“永定河與北京城”光影科技秀,石景山區模式口音樂嘉年華、延慶區世園公園無人機表演每日傍晚啟幕,激發夜間消費潛力。手機信令數據顯示,全市60個重點商圈夜間客流量2811.6萬人次,同比增23.3%。
隨着WTT中國大滿貫、中國網球公開賽舉辦,“票根經濟”有效激活假日消費活力。石景山區聯動區內重點商圈推出優惠活動,消費者憑賽事票根可享200余家商戶優惠。“中網嘉年華Open Live第二現場”聯合朝陽798藝術區、房山首創奧萊等,以票根串聯百餘家品牌商戶。市商務局數據顯示,假日期間,新首鋼園商圈、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別增長1.1倍、5.9%。
餐飲消費同樣火熱。“從上午11點到下午2點,等位的隊伍就沒斷過,靠窗的座位得翻&五六次。”鼓樓馬凱餐廳前廳經理張雪肖介紹,假期店內的梨園烤鴨雙人餐、剁椒魚頭等成了外地游客的“必點清單”。
除了外地游客慕名前來,本地市民也青睞在老字號舉辦家宴。華天集團旗下老字號餐廳營收環比增長超25%。此外,紫光園、吳裕泰、北京稻香村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8.8%、44.5%、12.8%。
假日期間,全市推出系列主題旅游線路,“跟着賽事游北京”賽事旅游線路、“秋實纍纍”鄉村旅游線路等豐富金秋出行選擇。隨着入境游熱度攀升,假日期間入境游客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超六成。(記者 馬婧 楊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