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健康超級供應鏈賦能生物制藥企業 打通創新藥觸達患者“最後1公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3 17:32:53
來源:新華網

京東健康超級供應鏈賦能生物制藥企業 打通創新藥觸達患者“最後1公里”

字體:

“京東健康不只是銷售渠道,更是能提供冷鏈物流、患者服務、數據支持的全鏈路夥伴,這讓我們的生物製劑能安全、高效地送到患者手中。”10月28日,信達生物制藥集團創新事業部負責人楊婧瑜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信達生物旗下瑪仕度肽(信爾美)等創新藥的商業化落地,離不開京東健康“超級供應鏈”的全方位支撐。

恒溫冷鏈+全程追溯 守住生物製劑流通“安全關”

今年6月,信達生物自主開發的全球首個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信爾美®(瑪仕度肽)成功獲批上市,這也是首個國産GLP-1雙靶點創新藥。近期,在與競品司美格魯肽進行的頭對頭臨床試驗中,瑪仕度肽在血糖控制和體重管理的綜合療效上顯著優於司美格魯肽。

據介紹,瑪仕度肽不僅在療效上與國際重磅産品展開正面對話,更在臨床適配性與使用便利性上尋求突破。瑪仕度肽使用的注射筆,在患者體驗層面進行了多項改進:隱藏式針頭設計減少注射焦慮;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污染;X切面技術提升舒適度。這些細節讓藥物更貼近本土患者的實際需求,也為臨床推廣和長期依從性提供了現實助力。

據了解,生物製劑對儲存運輸條件極為苛刻,以信達生物瑪仕度肽為例,其需全程維持2-8℃恒溫環境,任何溫度波動都可能影響藥效。“我們用的醫藥專用智能保溫箱,採用相變材料與真空隔熱結構,預冷釋冷後能確保72小時內溫區穩定在2-8℃,還配有遠程高精度溫度計實時監控。”京東健康慢病業務負責人李艷萍説。

她進一步解釋稱,京東健康已自建33個藥品倉,其中23個為專業冷鏈倉,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其中,距離信達生物蘇州總部30公里左右的昆山藥品倉,正成為雙方合作的“近距離保障站”。

“更重要的是,京東健康實現了藥品從購進、倉儲到配送的全程可追溯。每一批瑪仕度肽的流轉軌跡、溫度數據都能實時查詢,這讓我們完全放心把生物製劑交給京東。”楊婧瑜補充道。

這種穩定的冷鏈網絡,不僅解決了創新藥流通的安全痛點,更幫助信達生物將業務延伸至下沉市場。“很多偏遠地區的患者,以前很難買到這類創新藥,現在通過京東的冷鏈,他們在家就能收到藥品。”李艷萍&&,供應鏈的覆蓋能力直接拓寬了企業的市場邊界,讓更多患者享受到創新藥紅利。

“醫檢診藥”一體化 構建患者服務“全閉環”

據介紹,京東健康的供應鏈賦能,不止於物流運輸,更延伸到“醫檢診藥”全鏈路服務,為創新藥商業化提供配套支撐。針對瑪仕度肽的減重適應症,京東健康今年3月上線互聯網“體重管理門診”,整合三甲醫生、專業營養師等資源,形成“問診-檢測-開方-送藥-隨訪”的完整服務鏈。

“患者線上就能找醫生問診,我們還提供護士到家服務,比如血脂、血糖、甲狀腺功能等方面的檢測,報告出來後醫生會制定用藥方案,藥品再通過冷鏈配送到家。”李艷萍介紹,這種模式解決了患者“跑醫院難、購藥繁”的問題。

與此同時,京東健康還配備的過萬名在線執業藥師及AI藥師“小方”,能提供24小時用藥指導,僅今年京東11.11期間,AI藥師“小方”就承接30萬次以上用藥諮詢,發出近1.2萬次用藥提示。對於希望使用新型減重藥的用戶,AI藥師“小方”會主動進行多輪的信息收集,詳細詢問用戶的身高、體重、既往病史、目前用藥情況等,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適合使用,是否需要調整劑量、以及是否可聯合用藥等。比如司美格魯肽,但是如果用戶感冒了、服用了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藥品後,則至少需要錯開1小時後使用,保證了用戶用藥安全,也打消了部分有合併症、合併用藥用戶的使用顧慮。

“瑪仕度肽是注射劑,患者對操作、劑量調整有很多疑問,京東的藥師能及時解答,還會跟蹤用藥效果,患者依從性明顯提升。”楊婧瑜提到,線上隨訪服務還會搭配飲食、運動指導,幫助患者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這讓我們的産品不僅“賣出去”,還能“用得好”,進一步鞏固了市場口碑。

數據驅動精準觸達 挖掘市場“新潛力”

在助力企業拓展業務的過程中,京東健康的用戶生態與數據能力,成為精準對接需求的關鍵。據李艷萍透露,2024年京東&&上與減重相關的用戶已超1.2億,這些用戶與瑪仕度肽的目標患者群高度契合。“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能精準找到關注脂肪肝、中心型肥胖的人群,幫助信達實現精準觸達,避免資源浪費。”她説。

這種精準性在用戶行為中清晰體現,李艷萍提到,目前用戶搜索“瑪仕度肽”等藥品通用名的比例較以往提升3倍以上,用戶對創新藥的認知在加深,京東健康的數據分析能及時捕捉這些需求變化,為藥企調整市場策略提供參考。

事實上,線上渠道的復購優勢也逐步凸顯,楊婧瑜&&,得益於線上復診、購藥的便捷性,瑪仕度肽的線上復購率保持高位,患者不用頻繁跑醫院,在家就能續方,這為藥企穩定了客戶群體,也打開了長期市場空間。據了解,10月9日京東11.11正式開啟,截止到11月1日,京東健康數據顯示,減重藥品相關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近5倍。

從冷鏈物流的安全保障,到“醫檢診藥”的服務閉環,再到數據驅動的精準營銷,京東健康“超級供應鏈”正為生物制藥企業的商業化注入新動能。“我們希望通過供應鏈能力,鏈結企業的研發優勢與患者的健康需求,讓更多創新藥‘用得上、用得好’。”李艷萍説,這種合作模式可以為生物制藥企業拓展市場、服務患者提供了可複製的模式,希望能推動醫藥行業從“産品導向”向“患者需求導向”轉型,進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糾錯】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