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齡化進程持續加深的背景下,高齡、失能、失智群體規模不斷擴大,提升老年群體生活品質、生命質量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課題。藍生腦科旗下上海藍生宏德醫院,是上海杉達學院附屬醫院,踐行多學科協同的“大康復”理念,深度融合康復醫學與臨床學科,重點做大做強康復醫學,致力於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身體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生命質量。
康復臨床多學科協作,實現精準高效康復
“我們始終以改善患者功能障礙為核心,倡導綜合康復、早期介入、終身康復,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專業化、個性化的康復方案。”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分會副會長、藍生宏德醫院院長周宏宇介紹,醫院建立了快速響應的MDT多學科協作機制,確保複雜病例在2小時內得到全學科響應,實現醫療與康復的高效銜接。
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偉祥(右二)對患者肢體功能進行康復評估
以今年1月接收的一位63歲腦卒中術後偏癱、失語、昏迷患者為例,醫院迅即啟動多學科協作,組織神經內科、康復醫學科、高壓氧科聯合會診,為其制定了融合現代康復訓練、中醫特色療法、高壓氧促醒和心理干預的系統化治療方案。三個月後,患者實現獨立行走、清晰表達和日常自理。
醫院高度重視康復醫學學科建設,設有兩個現代化康復大廳,涵蓋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多個功能訓練區域,融合現代康復技術與中醫傳統療法,健全、完善和拓展神經、骨關節、心臟等康復能力,強化Bobath、ICF等國際康復理論的規範應用。迄今已有萬餘名患者在這裡恢復功能,回歸家庭和社會。
2023年1月,醫院啟動心臟康復中心建設,整合心內、康復、呼吸、心理等多學科資源,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2024年3月,中心通過全國第八批心臟康復中心認證,可系統開展心肺功能評估、運動康復、心理干預、營養指導等服務,已成功幫助超百位患者重獲心臟健康,有效緩解症狀、預防復發,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改善。
“康復醫學的核心是借助各種手段,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功能,提升生命質量。”周宏宇介紹,作為上海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醫院從細處體現適老關懷,從走廊扶手、服務箱等便民設置,到重陽聯歡、慰問慶生等暖心舉措,全面構建“去疾病化”的康復環境。佔地十余畝的花園四季有景,也成為患者康復的重要心理支持與自然療愈空間。
強化人才梯隊建設,支撐學科持續發展
“患者的健康需求是康復醫學學科發展與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驅動力。”中國康復醫學會神經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偉祥説,醫院接診的多是病情複雜的老年患者。高齡、重症的康復需求突出、難度極高,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近年來,醫院精耕康復醫學學科發展,布局專業人才梯隊建設,打造了一支由90余名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中醫醫師等專業人才組成的康復團隊,以全面技術支持、優秀協作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康復服務。
藍生宏德醫院掛牌成為上海杉達學院附屬醫院
2025年3月,醫院掛牌成為上海杉達學院附屬醫院,邁出了醫教研協同發展的關鍵一步。院校雙方攜手共建“雙師型”師資隊伍,整合醫院臨床實踐和大學教學資源,聯合推動康復醫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育,努力培養契合醫院發展定位和患者健康需求的專精人才。
治療師作為康復團隊的重要力量,其專業能力直接關係着康復治療成效。醫院高度重視治療師隊伍培養,定期舉辦物理治療臨床案例競賽,邀請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華山醫院等康復醫學領域專家擔任評委,以競賽促學習、以評價促優化,持續提升團隊整體水平。
康復治療師趙艷艷在第15屆亞洲康復科學學會國際學術大會上作報告
醫院鼓勵學術交流與互學互鑒,先後在亞洲康復科學學會國際學術大會、中國康復醫學會老年康復專委會老年康復技能大賽、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分會神經康復科普圖文大賽中獲得佳績,展現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能提升、科普傳播等方面的探索積累和創新活力。
人文與科技融合,提升康復服務體驗
“康復面對的不只是疾病,更是有情感、有期盼的人。我們必須時刻關注患者的生理變化、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王偉祥稱,醫院鼓勵患者主動參與、身心同治,既追求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也助力患者重建心理支持和恢復社會屬性。
人工智能正推動康復醫學進入精準時代。康復大廳內,患者可以“打游戲”鍛煉關節,“穿戴甲”練習走路。“Burt上肢康復訓練系統和外骨骼機器人等智能設備,能夠實時採集、記錄並分析力矩、角度、穩定性、疲勞度等參數。”閔行區技術能手、康復治療師趙艷艷介紹説,AI讓康復進程可量化、可追蹤,為動態優化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康復治療師指導患者利用上下肢主被動康復訓練器進行練習
“智能康復設備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關鍵一環,推動康復治療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藍生宏德醫院總經理林志強説,醫療科技創新對培育新質醫療服務力具有重要意義。借助AI輔助工具,可以制定更貼合患者實際的個性化方案,提升醫院服務品質和患者康復體驗。
在醫療領域,技術始終是手段,人文才是目的。未來,醫院將繼續秉持“滿意是基礎,感動是目標”的服務理念,持續提升康復診療、科研與教學能力,重點發展神經康復、重症康復、心肺康復,將人文關懷融入康復全過程,以技術體現精度,以人文傳遞溫度,為患者提供有品質的康復服務,真正滿足患者提升生命質量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