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件羽絨服”看新質生産力如何在冰城夏都“落地生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4 14:19:31
來源:新華網

從“一件羽絨服”看新質生産力如何在冰城夏都“落地生花”?

字體:

新華網哈爾濱8月4日電(紀校玲)8月2日至4日,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在哈爾濱舉行。本屆年會以“新質生産力:新智造 新消費 新生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旨在以新質生産力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撥到2023年,在遼闊的東北大地上,“新質生産力”一詞被首次提出,發展至今,這一概念已成為各個領域前進發展的動力與指引。

來到2025年,當紡織服飾行業龍頭落地冰雪之城哈爾濱,波司登(哈爾濱)羽絨服裝智能製造工廠讓“新質生産力”在具體實踐中,完成了它的“落地生花”。

走進波司登(哈爾濱)羽絨服裝智能製造工廠,目之所及不是轟鳴的機器、雜亂堆積的布料、匆忙運轉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安靜的車間、明凈的工位、幾百個員工,以及被精準定位傳送的一件件羽絨服。 

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同於傳統服裝生産車間的工廠,正在以月均25000件、年生産30萬件成衣的産能,以及7至14天快速生産交貨的速度,熱火朝天趕制着即將上市的秋季羽絨服。

探尋高效背後的原因,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的“新質生産力”,成了唯一的答案。

一走入工廠大廳,一個實時滾動着各種數據的大屏幕,迎接着每一位參觀者。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數據涵蓋訂單完成比例、日生産達成進度、核心設備效能、送檢合格率趨勢、庫存狀態監控……

“這個屏幕接入的是波司登集團自主研發的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 GiMS 系統,生産數據實時跳動,系統可自主調整生産節奏。”波司登(哈爾濱)智能製造工廠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智能驅動全流程的生産管理,確保訂單生産的一致性、及時性、準確性,提升了管理效率。

同時,智能化的系統,還能夠按照生産流程順序生成任務單,自動調配人、機、物資源,並派發員工執行,明確完成時間節點,實時採集數據,反饋進度及問題預警。 

所以,當參觀者環顧整個車間會注意到,每一位員工面前都有一個平板,上面記錄着他們的生産效率、完成量、産品的合格率等具體數據,同時,在他們的身邊是有序配合的機針管家、智能縫紉機等數字化設備。

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系統的接入,讓服裝生産更加柔性、高效,既可大貨批量生産,也可成衣定制,組裝流水線可以按系統指令靈活調動分配,最快生産一件羽絨服可壓縮到大約三四分鐘時間。”

“三四分鐘一件成衣”似乎很難想象,但如果看到自動裁剪機快速而精準地裁剪着面料;全流程智能吊挂系統上,一件件半成品服裝有序移動;工人師傅們與身邊的智能機器熟練配合,做到了關鍵生産環節智能化率達到90%以上,也就理解了智能化的“人效+機效”,取得的結果遠遠不止是倍增。

貫穿“智造”基因的波司登工廠,還體現在無處不在的自動化。據介紹,該工廠一樓是自動化倉儲及自動裁剪車間,二樓是部件自動化生産及自動無塵充絨房,三樓是成衣組裝吊挂生産線,可實現從組裝—檢驗—包裝全流程不落地自動化生産。

波司登集團落地哈爾濱的智能工廠既標誌着我國羽絨服裝製造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邁出關鍵一步,也是重塑東北高端鵝絨産業格局的重要一環。

西臨哈爾濱平房機場,東臨吉黑高速,晴空之下,這座積蓄着“新質生産力”的智能工廠,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將一件件羽絨服從冰雪之城送到全球各地消費者手中。

從起家的8&縫紉機,到走向全球的“數智工廠”,波司登見過頂峰高光也經歷低谷陰霾,最終成長為羽絨服規模總量全球領先、世界品牌500強、品牌價值超千億元的品牌代表。

正如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理事長,波司登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高德康在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主論壇的致辭中所言:“新質生産力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的先進生産力質態,其關鍵在於‘向新’、‘提質’、‘攀高’。企業應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以品牌建設為引領,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奮力向全球産業價值鏈中高端攀登。”

可以預見,在未來,以新質生産力為指引,波司登也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深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為持續推動行業的升級與發展,紡織服裝行業的“向新向高”貢獻更多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