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源於氣候變化,《巴黎氣候變化談判協定》後,全球履約依賴“碳收支”盤點,2019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國家清單改進指南明確將基於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自上而下”同化反演碳源匯的可監測、可核查、可支撐“新三可( MVS )”方法,解決全球多尺度“碳收支”透明度、歸一化問題。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需要及時、全面、客觀把握碳源匯變化的關鍵的指示性數據,以客觀掌握碳中和行動效果、碳中和行動的最優路徑,陸地生態系統碳潛力,服務於國家碳中和戰略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國氣象局作為國務院直屬行業於2021年1月率先成立了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
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圍繞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和碳中和重大戰略,創新性開展工作,着力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開展碳源匯監測核查,張小曳院士任中心主任中心主任。
張小曳: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主任,曾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局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是1998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同年首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第一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第六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糾錯】
【責任編輯:張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