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牧醫所)牽頭的糧飼聯産增收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飼料資源開發與産品創制”項目現場會,在浙江寧波啟幕。會議由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指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飼料資源開發與産品創制”項目組與牧醫所聯合主辦,浙江大學、寧波寧興涌優飼料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本次會議以“糧飼聯産增收”為主題,聚焦解決國家飼料糧短缺重大戰略需求,共同探討糧飼聯産農藝創新新質生産力,為推動我國節糧低碳種養融合模式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項目組牢牢牽住“替代1350萬噸玉米當量的飼料資源開發”的“牛鼻子”,紮實推進“六個一批”作業圖,創新驅動糧飼聯産種養循環融合發展。
會議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項目組提出的“糧飼聯産增收”建議已被納入《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重點領域(2024-2028年)》,從技術實踐上升為國家農業科技發展導向,預計可提升30%農地綜合産出、減少18%飼料糧進口依賴,不僅拓寬了飼料原料來源,降低了養殖對糧食的依賴,重構種養融合的農業生産體系,推動農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中國方案。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項目實施以來取得的成績,希望項目組按照行業部門主管的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新要求,提高責任感、使命感,聚焦國家産業重大需求,繼續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高效協同的精神,持續推進糧飼聯産農機-農技-農藝一體化協同創新,高質量、高標準實現技術成果落地轉化,助力“卡脖子”技術攻關和服務“糧食安全”國之大者。
會議設有“糧飼聯産增收成果巡展”“水稻穀飼聯産增收-涌優飼料現場觀摩”“水稻穀飼聯産增收-飼料飼喂現場觀摩”“水稻穀飼聯産增收-收穫打捆農機農藝現場觀摩”“項目/課題進展報告”“非糧飼料資源高效利用手冊審稿會”。來自全國科研院所、部分涉農高校、示範企業代表、媒體記者共百餘人出席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