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井貢酒在曲折中前進,看中國白酒的周期性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0 16:41:14
來源:新華網

從古井貢酒在曲折中前進,看中國白酒的周期性發展

字體:

  白酒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飲品,不僅是承載民族文化的精神符號,更是國民經濟中消費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回顧中國白酒的發展歷程,並非線性增長態勢,而是在“調整—迭代—升級”的周期性波動中始終保持前進方向,每一輪周期都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優結構演進。古井貢酒擁有深厚的品牌文化和市場基礎,其發展軌跡與行業周期深度契合。以行業周期規律為脈絡,結合古井貢酒的實踐案例,可以解析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的內在邏輯,探討當下周期拐點的升維機遇與行業啟示。

  螺旋上升:行業周期演進的內在邏輯

  梳理近70年中國白酒的發展歷程,可以大致分為三輪典型周期。

  (一)奠基期(1949年—2000年)

  這一時期,國內消費市場以滿足基本需求為主,白酒生産多以地方酒廠為主,行業集中度極低。同時,國家通過“中國名酒評選”確立了行業標杆品牌,為後續發展奠定品牌基礎。

  古井貢酒憑藉深厚的歷史積澱抓住了行業啟蒙機遇,連續四屆蟬聯金獎,獲評“中國名酒”,成為老八大名酒之一,奠定了在中國白酒行業的頭部地位。此後,古井貢酒依託安徽亳州優質的釀酒生態(地處黃淮名酒帶核心區,擁有優質水源與微生物環境),逐步擴大産能。

1963、1979、1984、1989,古井貢酒四蟬金獎,位列中國老八大名酒品牌序列

  數據顯示,全國白酒産量從1949年的10.8萬噸增長至2000年的476萬噸,古井貢酒也完成了從“歷史貢酒”到“現代品牌”的初步轉型。

  (二)調整期(2001年—2015年)

  2001年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推動白酒消費從“大眾口糧”向“商務宴請、禮品消費”升級,高端白酒需求快速增長,但2012年“禁酒令”&&,“三公”消費被嚴格控制,行業遭遇深度回調,中小酒廠因庫存高企、渠道失靈大量退出,以致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在這一週期的波動中,古井貢酒通過“需求適配”實現了風險抵禦。洞察到商務消費崛起趨勢,2008年古井推出“年份原漿”系列切入中高端市場;2012年,行業整體銷量下滑,古井貢酒迅速轉向大眾消費市場,優化産品矩陣:一方面保留“年份原漿”核心産品,通過終端調整貼合大眾購買力;另一方面推出“古井淡雅”等産品,覆蓋縣域及鄉鎮市場。

  (三)增長期(2016年—2024年)

  2016年以來,白酒産量逐年下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白酒産量在2016年達到1358.4萬千升的高點,此後便開啟逐年下滑模式,但我國規上酒企銷售收入、利潤規模呈增長態勢。2015—2024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利潤從727.04億元增至2508.65億元。

  白酒酒行業進入“價值主導”的增長周期,核心特徵是“消費升級與頭部集中”。消費群體對白酒的需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高端、次高端白酒需求持續增長,以古井貢酒為代表的頭部名酒由於品牌、品類、産區規模等優勢,勢能不斷走強。

  雖然每一輪周期的核心矛盾與發展主線有所不同,但最終均指向行業價值重構。每個周期都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行業演進過程中的必要調整。上一輪周期中積累的問題,往往成為下一輪周期改革的重點;而每一輪深度調整,都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與競爭格局。這種“創造性破壞”機制,確保了行業在波動中始終保持向上的發展態勢。

  當下定位:周期拐點機遇的“升維窗口”

  2025年以來,白酒行業增長節奏有所改變。但從本質來看,當前並非行業衰退的開始,而是“價值紅利替代規模紅利”的周期拐點。健康消費、數字化轉型、品牌國際化三大趨勢,正為行業打開戰略升維的全新窗口。古井貢酒在這些領域的先行實踐,不僅為自身發展注入動能,也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轉型路徑。

  一是健康消費趨勢。當下飲酒的核心價值已從“社交服從”轉向“悅己體驗”與“個性表達”。

  為吸引年輕消費群體,順應健康消費發展趨勢,古井貢酒首創“輕度”概念,發布26%vol年份原漿輕度古20,既保留濃香型白酒的色、香、味、格,又提升了飲用舒適度,實現“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這是繼2008年年份原漿上市後的又一首創。古井貢酒還依託身處世界藥都——亳州的資源優勢,積極布局“白酒+健康”賽道,推出“古井神力酒”,打造“活力號”“力量號”“通透號”“忘憂號”四款功能型健康養生酒。此外,古井貢酒積極構建白酒消費新場景——“古井輕養社”,適應年輕消費者即時性、碎片化、社交化需求。

年份原漿輕度古20

  二是數字化轉型。通過智能化設備和物聯網技術,白酒企業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産、精準化調控,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白酒企業突破效率瓶頸、應對周期波動的核心手段。

  “智能製造,綠色釀造,讓數字産生酒香”是在古井智能園隨處可見的一條標語。早在2019年,古井貢酒便提出,要再造一個數字化的新古井。2020年,啟動古井智能園項目建設。借助人工智能,古井貢酒將傳統釀酒工藝轉化為數據模型,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關鍵參數。例如,通過傳感器和AI算法模擬人工工匠的技藝,精準控制發酵溫度、濕度等參數,更加確保了酒質的穩定性。

古井智能園釀造車間

  三是品牌國際化。當前,隨着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白酒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並積極採取措施“走出去”。

  古井貢酒曾多次開展酒文化全球巡禮,先後走進聯合國總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地,設立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文化研究院海外分支機構,以酒為媒,傳遞東方文化之美,共享東西交流之美。同時在歐洲、北美等市場,建立多個海外銷售網點。此外、古井還借助世博會、世界製造業大會等國際盛會,讓海外民眾近距離感受中國白酒文化。2023年,古井貢酒與法國卡慕集團共同出資建設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餾坊項目,融合中西方釀造智慧,不僅滿足養生消費需求,也為全球威士忌市場注入新活力。

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文化研究院巴黎中心揭牌儀式

  國際化的關鍵是“文化共鳴”,正如古井貢酒首倡的品牌理念,“中國釀,世界香,讓中國白酒成為世界的語言”,古井貢酒讓世界看見中國品牌的同時,努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聲音傳得更遠、更廣。

  行業啟示:穿越周期“迷霧”的共通路徑

  每一輪周期調整都伴隨着行業洗牌,但最終存活並發展壯大的企業,都具備“守牢根基”“擁抱變革”的共同特質。古井貢酒作為穿越多輪周期的頭部白酒企業,其發展實踐也進一步印證了中國白酒行業在曲折中前進的必然性與確定性。

  一是守牢根基。品質為基,文化鑄魂,兩者共同構成企業抵禦周期風險的“護城河”。從行業發展來看,歷經多輪周期仍能穩居頭部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具備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與穩定品質把控能力的品牌。

  如古井貢酒,在品質端,擁有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蒸餾酒釀造方法——《九醞酒法》,“古井貢酒釀造技藝”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此外,還聯合國內權威科研院所成立“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糧食研究院”“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品質研究院”“中國白酒健康研究院”“安徽省固態發酵智能釀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從生産工藝、産品質量多個方面深入探索提升。在文化端,古井循跡“貢酒”根脈,從公元196年曹操獻酒到如今每年9月舉行秋釀儀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脈絡,同時,通過建立古井酒文化博物館、出版《古井貢酒志》,與其他酒企聯合申報世界遺産等方式,將企業文化轉化為品牌的無形資産。

古井貢酒傳統釀造車間

  這種“品質+文化”的雙重壁壘,使古井貢酒在多輪周期中始終保持競爭力,也為行業提供了明確啟示:企業應將品質與文化作為長期戰略,而非短期營銷手段,才能在長期發展中抵禦風險、站穩腳跟。

  二是擁抱變革。行業周期的本質是“需求與供給的動態平衡”,每一輪周期調整都意味着需求結構的重構,企業若固守過往經驗,不願調整戰略,就可能被周期淘汰;而主動洞察需求變化、迭代産品與渠道,往往能在周期拐點處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同時也應看到,在白酒行業的長期發展中,波動是常態,前進是方向。短暫的下滑調整,不過是前進道路上的“插曲”,而正是這些曲折,賦予了企業更強大的生命力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古井貢酒為代表的中國白酒企業,正在執筆書寫行業發展的新篇章。

  展望未來,中國白酒行業在經歷轉型升級的陣痛後,必將以更加自信、穩健的姿態,飄香世界,成就新的傳奇。

【糾錯】 【責任編輯: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