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鷹獎“2025年度餐飲區域標杆品牌”揭曉 20個區域350個品牌登榜-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6:37:52
來源:新華網

紅鷹獎“2025年度餐飲區域標杆品牌”揭曉 20個區域350個品牌登榜

字體:

  9月25日,“第七屆餐飲紅鷹獎”榜單正式公布,四大獎項共590個餐飲品牌獲殊榮。其中,“2025年度餐飲區域標杆品牌”作為核心獎項之一,在往屆基礎上迭代升級,評選區域從15個拓展至20個,經層層選拔,350個品牌成功突圍,全面展現各區域餐飲特色與標杆實力。

  從“2025年度餐飲區域標杆品牌”的20個區域的上榜品牌數量來看,大灣區是上榜品牌數量最多的區域,共佔據了38個席位。其中,半島名軒酒家、炳勝品味等是粵菜的代表品牌;潤園四季、陳記順和等品牌是粵式火鍋賽道的核心力量;回家湘、辣可可·小炒黃牛肉等品牌則是起源於廣東的湘菜品牌。這些來自不同細分賽道的優秀品牌,共同構築了大灣區多元化的餐飲市場格局。

  江浙和京津冀區域上榜品牌數量並列第二,均佔據了35個席位。從江浙區域上榜品牌來看,本幫江浙菜品牌上榜數量最多,包括阿毛飯店、東大方、江南雅廚等。京津冀區域中,京菜品牌表現尤為突出,主打魚頭泡餅的旺順閣·北京菜、傳承燜爐烤鴨的便宜坊、挖掘京味文化的局氣等,均體現了京菜的深厚底蘊與持續創新。

  緊隨其後的是川渝區域,有32個品牌上榜;東北、滬上、湖湘、齊魯等12個區域的上榜品牌數均在10~30個之間;海南、內蒙古、三晉、新疆等區域上榜品牌數量相對偏少,均不足10個。

  從上榜品牌的具體發源/主營城市來看,本次上榜品牌共覆蓋全國62個城市。具體來看,北京、廣州、上海、深圳作為全國一線城市,分別有24、22、19、7個品牌上榜。例如,江邊城外烤全魚、嘉和一品、豐茂烤串等品牌均起源於北京;海門魚仔·潮汕味、大榕樹下等品牌的發源城市均為廣州;左庭右院、小楊生煎、紅盔甲等品牌均來自上海。gaga、潤園四季等品牌均起源於深圳。

  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通常是地方菜係的發源地或區域文化中心,擁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近年來,這些城市也展現出極強的餐飲創新能力和品牌孵化能力。

  在“2025年度餐飲區域標杆品牌”榜單中,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一共有218個品牌上榜。

  例如,陶德砂鍋、布拉諾西餐、he's何師燒烤等品牌均發源於新一線城市成都市;小江溪·江西小炒、打平夥·鮮辣小炒、南昌大飯店等品牌均來自二線城市南昌市。此外,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上榜品牌數量佔比較小,但這些品牌也憑藉差異化策略成功脫穎而出。

  從上榜品牌的門店規模來看,整體呈現“以小型連鎖為主導”的特點。據紅餐大數據,上榜品牌門店數在100家以下的共有279個,佔上榜品牌總數的79.7%。 而門店數超過500家的較大規模連鎖品牌佔比較低,只有1.4%;門店數在1,000 家及以上的品牌則僅有一個。

  從本年度餐飲區域標杆品牌的所屬品類分佈來看,中式正餐的上榜品牌數最多,共佔據200個席位,其中,地方特色菜係加速崛起,湘菜以28個席位領跑,湘菜市場規模與門店數的增長得益於湘菜品牌的穩步擴張,炊煙小炒黃牛肉、笨羅卜瀏陽菜館等堅守地道風味,尋湘地帶、湘間田舍、辣得叫湘菜等品牌則是在湖南區域外發展。

  其次是小吃快餐品類,上榜了45個品牌,具體來看,粉面品牌佔據了18個席位。在文旅消費和社交媒體傳播的助推下,眾多地方特色粉面憑藉獨特口感與風味快速崛起,並發展出一批實力強勁的連鎖品牌。例如,在南京鴨血粉絲湯領域,回味鴨血粉絲湯深耕南京鴨血粉絲湯;在新疆米粉領域,吳佳拌米粉、米粉陣主打新疆拌米粉和新疆炒米粉,在全國範圍內開出超300家門店;在武漢熱幹面領域,蔡林記、常青麥香園均是代表品牌。

  除中式正餐、小吃快餐之外,特色品類、火鍋、燒烤、飲品、西餐、烘焙甜品、亞洲料理等品類也有不少品牌憑藉其在各自區域內的出色表現和突出貢獻而上榜。特色品類、火鍋、燒烤分別佔34席、28席、25席,現制飲品、西餐等亦有品牌上榜。如肥肥蝦莊、有家酸菜魚、卡旺卡、巴莊重慶火鍋、老金燒烤、菌彩雲南野生菌火鍋、LINLEE林裏·手打檸檬茶、泰香米泰國餐廳等。(作者:紅餐産業研究院)

【糾錯】 【責任編輯: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