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國消費名品標識正式發布,紅星榮登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國消費名品”榜單,且是北京地區唯一獲此國家級權威認證的白酒企業。這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導評選的榮譽,全國僅12個白酒品牌入選,如茅&、五糧液等。這也是繼入選中華老字號、國家級非遺名錄後,紅星獲得的又一殊榮。紅星能從眾多酒企中脫穎而出,印證了其“文化厚度、科技強度、品質高度”三位一體的行業標杆地位,更標誌着其成為國家認可的“中國製造”品牌矩陣核心成員,肩負起向世界傳遞中華消費文化的重要使命。
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守護京味匠心之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消費名品的根基在於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紅星對文化的守護體現在對二鍋頭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中。北京二鍋頭傳統釀造技藝自1680年誕生起,便與北京城的歷史文化血脈相連。紅星全面傳承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併發揚至今,並於1949年釀造出第一批“紅星”牌二鍋頭為迎接新中國成立獻禮,首次將二鍋頭工藝名稱命名為産品名稱,始創二鍋頭品類。紅星不僅承載着北京白酒的記憶,更以三大博物館為窗口,將二鍋頭技藝與文化深植於大眾心中。
在紅星源升號博物館,游客可身臨其境感受“前店後坊”的傳統釀酒場景,通過多媒體投影、幻影成像和互動透明屏等現代技術,探尋二鍋頭“掐頭去尾、取中段”的摘酒工藝起源。這裡不僅是非遺技藝的展示地,更是京味文化的活態化傳承空間。從復原清代酒坊到解析北京二鍋頭酒傳統技藝的傳承與發展,紅星將“為人民釀好酒”的初心融入每一處細節。正如一位帶孩子參觀的家長所言:“這裡不僅是白酒的課堂,更是北京歷史的一部分。”
紅星對文化的守護更體現在産品設計中。以斬獲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大金獎的“紅星鈺璽·鴻鈺”為例,其瓶身採用琺瑯彩工藝,融入如意紋飾與中國紅元素,既傳遞吉祥寓意,又展現皇家美學,成為北京文化符號的現代詮釋。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創新表達,讓紅星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
傳統技藝融合現代科技智造品質典範
中國消費名品的另一核心內涵,在於“傳統匠心與前沿科技的雙向奔赴”。紅星深諳此道,在堅守純糧固態釀造的同時,以智能化、數字化引領行業變革。
在紅星二鍋頭釀造基地,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上演着精彩對話:裝甑機器人精準投料、AGV無人物料轉運車智能轉運、中控系統實時監測……通過將45道工序、102個環節量化為398項工藝標準,紅星實現了“機械模擬工匠技藝”,既保留了二鍋頭清香純正的特質,又確保了酒體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目前,紅星所有光瓶及盒裝産品質量水平均已達到優級或特級。
科技創新更體現在品質管控的透明化。自2024年起,紅星開啟24小時“真純糧、敢透明”直播,消費者可線上實時觀看從原糧入庫到酒體灌裝的全過程。這種“透明工廠”模式,不僅讓275萬觀眾見證匠心,更以數字化手段重建消費信任。正如消費者所言:“唯有看得明白,才能喝得放心。”
堅守長期主義踐行綠色共享發展
“心懷寰宇潤澤萬物”,中國消費名品的使命在於惠及人民。紅星以品質為生命線,在行業深度調整期,打出“變與不變”組合拳。
紅星始終以糧香定義酒香,堅守純糧固態發酵工藝,並於新國標發布前,前瞻性布局使用“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誌”,目前,紅星旗下全線光瓶産品均已獲准使用“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誌”。不變的是76年的品質承諾,變的是綠色發展的步伐:餘熱回收系統、光伏發電系統、釀酒廢糟轉化系統等,紅星以科技構建起“原料一釀造-廢棄物利用”的全鏈條循環體系,懷柔廠區獲評“北京市智能工廠”“國家級綠色示範工廠”。
榮獲中國消費名品,是紅星二鍋頭厚積薄發的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點。從文化浸潤,到科技賦能,從透明釀造的信任構建,到綠色發展的責任擔當,紅星以“守正創新”之姿,為中國白酒行業提供了穿越周期的樣本。未來,這杯承載京味文化與時代精神的佳釀,必將以更自信的姿態,讓世界品味中國製造的卓越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