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1日電(韓永先)深交所官網顯示,深圳天溯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溯計量”)將於2025年10月16日上會審議。
“到2027年,製造業計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推動建設10家以上製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技術服務網絡基本完善,服務能力基本覆蓋重要産業領域。”在工信部印發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製造業計量創新發展的意見》這一政策指引下,天溯計量正穩步推進上市進程。
計量與新能源檢測雙驅動實現業績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天溯計量是一家全國性、綜合型的獨立第三方計量檢測服務機構,主營業務為計量校準、檢測、認證等專業技術服務,客戶涉及生物醫藥、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能源電力、輕工日化、裝備製造等國民經濟多個領域。
據介紹,天溯計量於2009年設立,2011年6月24日首次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成立以來,天溯計量秉承“為品質溯源保駕護航”的發展使命,積極響應國家“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引領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計量基礎支撐和保障”的發展要求,持續拓展計量校準、檢測業務布局並建設系統化服務網絡渠道。經過多年發展,天溯計量已成長為國內計量校準行業服務區域最廣、項目能力數量最多的全國性的大型第三方計量校準機構之一,在國內多個城市設立有計量校準實驗室,並配備了先進的計量校準設備。
2018年,天溯計量開始布局電池檢測服務業務,先後成立了深圳新能源檢測基地、廣州動力電池檢測基地、常州動力電池檢測基地、中山電池安全檢測基地,配置先進的檢測設備及專業的技術工程師團隊,可以為客戶測試新産品的各類性能參數,及時發現産品問題,協助客戶對新材料、新工藝、新配方、新線路等研發問題進行整改,也具備根據中國、歐盟、美國等主要國家、地區的標準和要求,為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領域客戶提供電池檢測測試服務及檢測認證服務。
目前,天溯計量新能源檢測基地已擁有完備的電性能實驗室、安全實驗室、環境可靠性實驗室等,配備了40T五綜合振動系統、AV高精度充放電設備、大型高低溫衝擊試驗箱、步入式恒溫恒濕箱、大型針刺擠壓試驗機、底部球擊試驗機等先進專業設備,擁有電芯、模組、電池包測試通道2000余個,能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檢測服務,公司檢測業務已廣泛服務於中創新航、巨灣技研、億緯鋰能、蜂巢能源、海辰儲能等新能源電池企業,及廣汽集團、廣汽埃安、小鵬汽車等新能源車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天溯計量已發展完善了幾何量、熱學、力學、電磁學、無線電、時間和頻率、聲學、光學、化學、電離輻射等十大計量校準領域及綜合性專用測量儀器共計1417項校準服務,並進一步發展了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檢測業務。公司已在廣東、廣西、雲南、湖南、湖北、江蘇、河南、山西、陜西、新疆等多個地區設立了網格化計量校準、檢測實驗室,並分別獲得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CNAS)、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
受益於計量校準、檢驗檢測雙業務布局,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天溯計量業績整體呈上升趨勢,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97億元、7.26億元、8億元及4.09億元,2022年至2024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15.75%;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38.54萬元、1.01億元、1.11億元和5,557.62 萬元。其中,天溯計量戰略性布局的新能源電池檢測業務已經取得較好發展,2022年至2024年,公司電池檢測業務收入從5253.58萬元增長至1.13億元,複合增長率達46.75%;2025年1-6月,電池檢測業務收入達到6,473.74萬元。
“未來,公司將以計量校準、檢測為主要發展方向,按照‘立足計測,延伸兩端’的業務路徑,逐步建立‘34個計量實驗室+8個檢測基地’的全國實驗室網絡布局,提升計量檢測能力,擴充産業計量新領域,增強對産業客戶的服務廣度和深度,實現業務持續增長。”天溯計量董事長龔天保在招股書中寄語稱,天溯計量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圍繞下游産業進行技術創新升級,促進互聯網、大數據、自動化、智慧計量、新能源檢測等新型計量檢測技術、標準、規範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提高,力爭在計量檢測領域成長為國內領先企業,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持續創新服務質量強國
事實上,多年以來,天溯計量的技術積累與研發創新優勢正助力公司保持營收持續增長並提升盈利質量,同時公司持續自主創新能力也成為檢驗檢測專業技術服務行業的重要發展驅動力。
據天溯計量介紹,公司所處的計量檢測行業屬於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生産性服務業,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點領域,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撐質量強國戰略的質量基礎設施。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天溯計量研發費用分別為2,643.48萬元、3,117.27萬元、3,307.56萬元和1,718.67萬元,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0,786.98萬元,整體處於較高水平。目前,公司已在深圳成立了研發中心,在全國設立27個實驗室關鍵場所,並陸續投建了15個創新服務&&。
同時,天溯計量在計量校準方法、檢測技術及信息化、自動化等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有效保證了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技術優勢。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擁有專利技術133項,其中發明專利43項;擁有主要軟體著作權97項;公司主導和參編制定78項標準和9項計量技術規範,其中包括16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5項地方標準、9項計量技術規範,涵蓋高端製造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
據了解,天溯計量擁有的專利技術,獲得認可的計量校準項目能夠實現對我國大多數製造業企業細分領域需求的有效覆蓋,並提供高效優質的專業服務。
公司以産業計量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為導向,通過自主研發,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形成了智慧計量實驗室技術、生物醫藥産業計量校準技術、水流速儀全自動校準技術、氣體、液體流量計在線校準技術等十二項核心技術,覆蓋了生物醫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多個下游領域,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支持了下游戰略性新興産業客戶創新發展,並獲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2022-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金額在1萬元及以上的客戶中來自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收入佔比分別為62.51%、66.32%、69.43%和72.4%。公司在戰略新興行業收入持續增加,體現了公司的持續增長潛力與成長前景。
對此,天溯計量&&,公司以産業計量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為導向,圍繞下游戰略新興行業的創新需求,通過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解決了下游多個戰略性新興産業“測不了、測不準、測不全、測不快”的問題,同時不斷促進互聯網、自動化等新技術與計量校準行業深度融合,提升整體測量能力和水平,推動計量校準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是計量檢測行業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具體體現。未來,公司將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將現代化專業計量校準、檢測、認證服務能力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通過優質、高效的專業技術服務,為企業品質保駕護航,助力我國生産製造的高質量發展,落實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戰略要求。
此次募資上市計劃也體現出天溯計量創新驅動服務製造強國、質量強國以及推動計量檢測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路徑。據天溯計量披露,此次上市公司計劃共計募資4.24億元,重點投向深圳總部計量檢測項目、區域計量檢測實驗室建設項目、數字化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深圳總部計量檢測項目是公司適應市場及客戶未來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措施,旨在提升擴大公司深圳總部實驗室計量檢測的品類,提升計量檢測能力,以應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滿足日趨嚴苛及多樣化的客戶要求,能夠有效助力公司構建以深圳實驗室為中心,輻射全國各地區實驗室的“網格化”體系,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區域計量檢測實驗室建設項目計劃圍繞天溯計量現有業務體系和産業鏈布局,在全國華中、華東、華北、西南、華南、東南、西北7大區域新增19個區域實驗室,以進一步提升公司區域實驗室的計量檢測能力。
數字化中心建設項目的實施將增強天溯計量內部數字化管理能力並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計量檢測領域的創新實踐能力及內部協調能力。
計量檢測邁向新階段
針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天溯計量則在招股書中&&,公司將致力於品質保障,實現快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構建網格化計量檢測綜合服務&&,實現覆蓋全國的實驗室布局;提升計量檢測能力,擴充産業計量新領域,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加強技術創新,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高端計量檢測設備;培育創新人才,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大力投入研發,構建“一站式”大質量服務&&。
天溯計量認為,近年來,我國政府&&各類鼓勵和扶持政策,持續推進計量校準市場化改革,允許經過認可的檢驗檢測機構進入更多計量檢測項目領域,公司所處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我國檢驗檢測行業也呈現整體集中化趨勢,大型機構迎來全新發展機遇,2024 年,我國年收入規模達千萬元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為7,972家,佔行業總體數量的15.03%,但營業收入佔比達到81.24%,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集約化發展趨勢顯著。
政策層面上,近年來,計量檢測行業也已經成為國家持續重點發展的戰略性行業。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強調:“實施計量優先發展戰略,加強計量基礎研究,強化計量應用支撐,提升國家整體計量能力和水平已成為提高國家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完善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品牌培育、發展、保護機制,推動形成檢驗檢測認證知名品牌”。
國家戰略層面的指引下,近年來多個部委也持續&&計量檢測相關支持政策。2021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十三個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推動製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企業和專業機構提供質量管理、控制、評價等服務,擴大製造業優質産品和服務供給,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加快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範化改革和發展,提高服務水平和公信力;推進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建設,推動提升製造業産品和服務質量;支持符合條件的製造服務業企業到主板、創業板及境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2022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知識産權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提升國家整體測量能力和水平,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此外,今年6月份,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製造業計量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製造業計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推動建設10家以上製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技術服務網絡基本完善,服務能力基本覆蓋重要産業領域的發展目標。
在國家與政策支持下,作為質量服務基礎的計量檢測行業將被要求由粗放式發展向標準化、規範化、現代化發展邁進,相應計量檢測標准將逐步提高,擁有技術優勢、品牌優勢、渠道資源優勢的頭部計量檢測企業迎來發展機會,預計未來一批規模效益好、技術水平高、行業信譽優的中國計量檢測品牌將脫穎而出,做優做強,實現集約化發展。
此外,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也將助力計量檢測行業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會不斷催生出新標準、新方法、新設備等計量檢測需求,推動行業技術革新,行業整體向標準化、規範化、高質量發展方向演進;另一方面,隨着新型科學技術不斷出現,計量檢測行業也逐步引入大數據、智能設備、物聯網等新技術,賦能行業高效健康發展。未來,行業整體將以創新技術實現計量檢測的自動操作、遠程計量、實時監控、智能分析等功能,不斷衍生出新的行業增長點。
因此,在較強的政策指引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下,以天溯計量為代表的計量檢測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借助政策和資本的支持,天溯計量也將實現更新階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