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西子攜手非遺傳承人共創宋錦粧品,推動傳統文化走進大眾生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4 17:26:29
來源:新華網

花西子攜手非遺傳承人共創宋錦粧品,推動傳統文化走進大眾生活

字體:

宋錦,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一,以其獨特的織造技藝和精美紋樣被譽為“錦繡之冠”。七夕到來之際,中國美粧品牌花西子推出好氣色系列宋錦高定新品,攜手蘇州絲綢博物館及非遺宋錦代表性傳承人王晨,歷時18個月,攻克紋樣精準轉譯與宋錦包覆標準化量産兩大難題,首次將宋錦創新應用於美粧産品,讓千年非遺可觸可感。該宋錦高定産品於8月2日全國上新,並將於10月面向海外市場售賣。

花西子好氣色系列宋錦高定新品

此次好氣色系列宋錦高定新品共推出“好氣色防曬粉餅”、“好氣色蜜粉餅”、“好氣色氣墊”三款産品,以中國傳統紋樣“喜相逢”為靈感,融合蝴蝶與並蒂蓮元素,以絲線勾勒 “彩蓮戲蝶喜相逢”的精美紋樣,其色彩自然過渡、柔和細膩,金線點綴其間,更顯華貴靈動,巧妙融合東方雅韻與現代時尚,盡顯宋錦“活色生香”之美。

“在數字化浪潮與技術革命的雙重驅動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範式正經歷從‘搶救性記錄’到‘生産性創新’的深刻轉型。在新時代的語境下,保護和傳承非遺,仍需進一步去探索其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讓非遺真正走進大眾生活。”花西子母公司宜格美粧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曾敏&&,此次花西子攜手蘇州絲綢博物館推出宋錦高定新品,不僅是七夕獻禮,更是創新傳承非遺技藝的積極實踐。

蘇州絲綢博物館作為國內唯一的宋錦織造技藝非遺國家級保護單位,長期致力於宋錦的活化傳承與當代轉化。此次與花西子合作,正是推動非遺“從館藏走向生活”的一次傳承探索。

 

非遺宋錦代表性傳承人王晨

蘇州絲綢博物館前副館長、非遺宋錦代表性傳承人王晨&&:“博物館保護是基礎,而産業賦能才是非遺存續的生命力。” 她介紹,花西子是她深度合作的首個美粧品牌,其傳承和發揚東方之美的理念與自己四十年來專研宋錦的初心高度契合,“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更多人了解非遺宋錦,構建大眾認知,進而參與到非遺的傳承與創新中來。”

宋錦入粧,以現代工藝讓非遺觸手可及

宋錦獨特的經緯聯合顯花技藝,其顯色邏輯不同於現代印刷。王晨需將紋樣設計圖轉化為宋錦織造的“程序語言”——花本,指揮上千條絲線精密排列,運用混色顯花和泥點技法,讓色彩豐富的同時,過渡更自然和諧。

 

王晨進行宋錦新品紋樣創作

“布料越小,對紋樣整體的精細度與色彩細膩度要求越高,工藝、製造門檻也相應更高”,王晨坦言,“受絲線與織法影響,宋錦成品的色彩很多時候像開盲盒。” 為呈現桃夭粉、輕霧紫等傳統色韻,王晨與花西子CMF團隊反復打樣比對,力求精準呈現。

除了色彩與紋樣的還原挑戰,宋錦在此次新品上的應用還面臨另一個關鍵難題——頂片紋樣對位的精準控制。

宋錦布料在受力時容易輕微變形,而小面積載體上輕微偏移都會在視覺上被放大。為解決這一問題,花西子CMF實驗室經過近萬件樣品測試,探索出獨家“真錦包覆工藝”,從布料排版設計、專業後整理到精密激光定位切割、獨創模具包覆等核心工序,確保紋樣偏移幅度控制在2mm以內,實現宋錦在曲面上的平整貼合與標準化量産,這也是行業內首次將真宋錦面料成功應用於化粧品上。

 

花西子CMF實驗室

此外,為最大程度展現宋錦的華貴質感,同時確保工藝正統與面料品質,花西子聯合傳承百年歷史的上久楷非遺織造署,採用其名家宋錦布料,甄選6A級桑蠶絲原料,從源頭保障非遺技藝的高品質呈現。

以商業反哺文化,推動青少年成為文化傳承的新興力量

多年來,花西子不遺餘力地推動民族文化的産業應用,以文化滋養商業,再以商業反哺文化。從雕花工藝到定窯白瓷,從苗銀、蒙古族皮雕到蘇繡再到今天的宋錦,花西子眾多産品取之於民族,又用之於民族,品牌持續探索着可持續的非遺産業化模式。此外,花西子品牌發起“薪火傳承計劃”公益項目,幫助青少年接觸、學習和傳承有特色的非遺民族文化,推動民族文化走進校園,在孩子心中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自2021年該項目啟動以來,花西子已成功助力50多項民族非遺技藝在校園扎根,獲益師生超10萬人。

 

花西子“薪火傳承計劃”月琴課堂

伴隨花西子“薪火傳承計劃”的持續開展,非遺課堂也從最初的注重鑒賞,逐漸發展為技藝和技能的傳承和實踐,文化傳承在青年學生中的認同感得到大幅提升,很多學生也從被動的接受者逐步成為主動的推廣者、傳承者。

 

花西子品牌全球彩粧代言人王俊凱

今年,花西子也特別邀請品牌全球彩粧代言人、青年榜樣王俊凱共同演繹宋錦之美,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非遺文化的傳承中,為文化傳承注入活水,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既古老又蓬勃的雙重魅力。

【糾錯】 【責任編輯:紀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