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廣場,張家界(國際)愛樂樂團呈現友好音樂快閃秀。
隨着意大利百年陶笛GOB七重奏音樂會和哥倫比亞塞雷斯塔四重奏音樂會分別在黃浦、楊浦分會場落下帷幕,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惠民活動日前正式收官。
藝術正以更具想象力的方式在城市中鋪展。過去一個多月,“藝術天空”以“沒有圍墻的劇院”為核心理念,通過“十五分鐘藝術圈”實現高品質藝術觸達,將38個國家和地區的47&精品劇目、118場精彩演出,鋪展在申城地標、商圈、水岸與綠地間,線上線下惠及觀眾超千萬。“藝術天空”這場持續十餘年的惠民實踐,已逐漸成為上海文化名片,依託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激活城市動能,藝術已成為上海美好生活的鮮活注腳。
織密“十五分鐘藝術圈”
“藝術天空”始終聚焦市民的文化需求,以“十五分鐘藝術圈”的便捷觸達與“五大空間”定制的精準適配,打通藝術與生活的“最後一公里”,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邂逅世界級藝術。
上海展覽中心噴水池廣場連續三年舉辦戶外交響音樂會,指揮家許忠執棒演繹《布蘭詩歌》等經典,數千名市民沉醉於樂章與城市夜景的交融之中;愛爾蘭姐妹合唱團、張家界(國際)愛樂樂團不僅在城市草坪呈現了專場演出,還走進城市地標、商圈帶來合唱與交響快閃,讓“十五分鐘藝術圈”成為高品質藝術普及地。
在“摩登地標”“公園綠地”“潮流商圈”“城市水岸”“美育空間”五大演藝單元基礎上,活動以“一團一地一策”的思路讓藝術與城市肌理深度契合。臨港滴水湖畔,意大利GOB陶笛七重奏的“泥土之聲”與湖光夜色相融,東西方韻律碰撞讓觀眾沉醉;四平電影院引入法國美景四重奏,為卓別林默片配上實時弦樂伴奏,讓觀眾在光影流轉中重溫經典;普陀區“周末親子魔幻劇場”集結了8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親子藝術團隊,帶來多部榮獲國際大獎的魔術、木偶劇作品。
升級“多元供給生態”
當下,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多元化與品質化並重的趨勢,“藝術天空”以“全年齡段、全藝術型”供給為核心,讓不同群體收穫專屬藝術共鳴。
城市舞&上,跨越藝術門類、呈現形式與地域邊界的展演活動精彩上演: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意大利小號大師安德烈·朱弗萊迪等國際頂尖藝術家紛紛登&,讓高雅藝術觸手可及;陜西演藝集團《藝海秦風》、廣州南國醒獅團與普寧南山英歌隊的非遺展演,讓傳統技藝煥發當代生機;日本OKI Rekpo樂隊的先鋒表演、兒童劇《如意記》等互動演出,讓不同需求的觀眾樂在其中。
愈發豐富的新場景持續帶來驚喜。在新天地、思南公館等地標商圈,“游覽+購物+餐飲+藝術”的沉浸式體驗已成標配。老洋房陽&上,沉浸式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溫情上演;TX淮海廣場上,醒獅騰躍與英歌舞步吸引中外游客駐足,都市時尚與非遺韻味的碰撞成為中外游人的旅行記憶點。此外還有為潮流青年打造的水岸音樂節、為家庭觀眾設計的親子劇場、為青少年定制的美育互動,每個群體都能在藝術中找到歸屬感。
國際視野與本土底蘊的碰撞,讓“藝術天空”的演出更具文化感染力。俄羅斯秋明國立愛樂樂團攜手鋼琴家方演,呈現《紅旗頌》的激昂與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的溫柔;意大利GOB陶笛七重奏與本土民樂代表自得琴社聯袂,用西方陶笛的空靈悠揚對話中國民樂的沉靜古樸,共同演繹《茉莉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經典曲目。
深化“文旅商體展聯動”
今年,“上街入戲”品牌成為文旅商融合的典範,以“劇場搬進街頭”為核心,將非遺展演、國際劇目、街頭互動等多元演出無縫植入商圈場景,實現藝術與商業的雙向賦能。思南公館在活動舉辦期間,商圈客流增長35%,配套的“票根聯動權益”則讓藝術體驗延伸為消費動力。
在徐匯西岸,“藝術天空”將演出嵌入國際光影節的流光舞&,為游客帶去“身在景中、心隨藝動”的沉浸體驗;楊浦復興島的演出聯動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潮流演出與工業遺存中的藝術展陳相映成趣,老場地煥發出全新藝術生機;青浦上達中央公園的水岸音樂節更是多維度融合的標杆,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以近五十人全編制陣容在東大盈港的自然景致中演繹經典,同步聯動600萬文旅商體展消費券;臨港滴水湖則將藝術演出與光影煙花秀、游湖觀光融為一體,平均每場吸引超萬名觀眾,現場發放的消費券更讓藝術盛宴延伸為全域文旅消費熱潮。
便捷的觀演保障同樣貼心到位。支付寶提供的消費便利、滴滴打車覆蓋40余個場地的專屬優惠,打通了觀演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助力市民觀眾赴藝術之約更省心、更順暢。(文匯報記者 衛中 孫彥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