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麻將》劇照。 李春光攝
一桌,二椅,兩位老人,十四把撲克牌。整個演出,雖然只有一個場景,兩個演員,卻有萬千人生況味在油畫質感的舞&上靜靜流淌,也讓台下的觀眾為之捧腹和心酸。6月3日,由唐燁導演,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話劇《洋麻將》,暌違觀眾五年之後,在曹禺劇場開啟新一輪演出,也為即將到來的北京人藝73周歲生日獻禮。
開創人藝“兩個人的話劇”
這部被稱為“最話劇的話劇”的《洋麻將》,由美國劇作家D.L.柯培恩創作,曾締造了在百老匯上演516場的戲劇奇觀,並於1978年奪得美國普利策戲劇獎。1985年,由著名華裔影星盧燕翻譯,夏淳導演,於是之、朱琳、謝延寧(芬西雅B制)主演的《洋麻將》首演,開創了北京人藝大劇場舞&上“兩個人的話劇”的先河。2014年,唐燁導演攜手濮存昕、龔麗君這對在北京人藝合作時間最長的“黃金搭檔”,將該劇以新的版本搬上舞&。
《洋麻將》的主角,是養老院裏兩位無人探望的老人,偶然相遇的他們,為排解孤寂開始玩一種叫“洋麻將”的撲克牌。14把牌,每一局都是對兩個人心理性格和生存境遇的一次揭示。而牌桌上的碰撞,也是兩位孤獨老人與世界最後的交鋒。
曾是兩位主演“最難的戲”
當年,濮存昕和龔麗君面對這部經典之作,曾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時濮存昕還在主演《阮玲玉》和《窩頭會館》兩部大戲,又要投入《洋麻將》排練,身體嚴重透支,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的心臟不適,嗓子瀕臨崩潰,內心也陷入困境:“排到一半的時候,走不下去了,覺得自己沒有那金剛鑽兒,就不該攬這個瓷器活兒!”
而龔麗君則背負着更沉重的痛苦——排練期間她的父親突然離世,她回大連奔喪不到五天便返回排練場,幾乎三天沒有睡覺。嚴重失眠的她曾説:“這簡直是我二十多年來遇到的最難的戲!想起來就覺得心慌,睡不着覺。”
對濮存昕和龔麗君構成最大挑戰的是劇中人和他們倆巨大的性格差異。濮存昕曾説:“我和龔麗君都是性格溫良、與世無爭的人,但在這個戲裏,要把兩個被生活拋棄了的老人的粗俗、內心的怨恨演出來,才能有力量。”
從最初一罵人就臉紅,到後來與人物融為一體,彼此在默契中越來越找到感覺,兩位演員逐漸將人物演出了自己的風格。今年《洋麻將》的首場演出,就帶給觀眾一場爐火純青、直擊心靈的戲劇盛宴。
劇終時還在戲裏
和之前演出的造型不同,濮存昕這次沒有把自己化裝成禿頭謝頂、又老又醜的怪老頭,但從他裹着粗糙睡衣出現在舞&上的一刻,就已經讓人相信這是一個性格孤僻、脾氣古怪的老人;而他一言一行中帶出的幽默感,發每一張牌的處理都不一樣,透出人物的性格和心情,更讓台下不時爆發出笑聲。龔麗君也一改舞&&青衣的端莊美麗形象,以一頭白髮的老太太形象出場,舉手投足之間都能讓人感受到這是個有故事的人物。
隨着兩個人開始打牌,濮存昕扮演的魏勒和龔麗君扮演的芬西雅之間你來我往的對手戲,就越來越火花四濺,也激起台下觀眾強烈反應。當芬西雅被魏勒刺激得頭一次罵出髒話時,全場立刻爆發出熱烈的笑聲掌聲;而當她給了魏勒一個響亮的大耳刮子時,整個劇場都安靜得令人屏息。
劇終時,如潮的掌聲喝彩聲響起,濮存昕扔掉拐杖,與旁邊的龔麗君相視而笑;還在戲中的龔麗君眼中立刻涌出了淚花。台下的觀眾都被這感人的時刻深深打動,散場後很久都捨不得離去。
“珍惜陪你打牌的人”
演員李林看完戲後難抑激動之情,感慨道:“什麼叫高段位的話劇表演?這就是!戲不是演出來的,而是從演員與角色的雙重交織中流淌出來的!鈍劍無鋒、大巧不工,就是這二位藝術家在這齣戲的真實寫照。”
一位曾經看過這版《洋麻將》11年前首演的資深戲迷&&:“這一輪演出更精彩更好看了!感覺兩個人物都已經化在兩位藝術家身上!他們的嬉笑怒罵,都那麼細膩有趣,讓這部戲的味道更加耐人尋味,真是太絕了!”
這樣一部表現老年人境遇的作品同樣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不少觀眾在演出後紛紛在網絡&&分享他們的感悟。有觀眾&&:“讓人恐懼的不是衰老,而是那種走下坡路和無人關心的孤獨感。人生如牌局,打得不好,不能只賴運氣不佳。但至少有人陪你打牌,就是值得珍惜的啊!”
該劇本輪演出將持續至6月17日。(北京日報記者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