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石油生産的“崑崙·歡喜嶺”瀝青以卓越性能成功應用於長安街中修工程。以100%國産化的高端瀝青産品,彰顯了中國石油的科技實力與品牌擔當。
今年8月,長安街啟動全面中修改造工程。面對每日僅6小時的夜間施工窗口期,中國石油多家單位高效協同,確保工程順利推進。其中,中國石油遼河石化專門研發的“崑崙·歡喜嶺”高等級改性瀝青,以優異性能支撐施工團隊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從復興門到建國門路段的鋪設任務。
“崑崙·歡喜嶺”瀝青的研發背後,是一場歷時多年、跨學科協作的系統性科研攻堅戰。在曹朋雲、劉曉莉等科技團隊帶頭人的帶領下,中國石油組建專題科研攻關團隊,聯合相關機構,依託重大專項支持,開展從分子結構設計到材料性能調控的全鏈條研究。團隊成功解決了傳統低標號瀝青難以穩定分散大比例SBS改性劑的技術難題,提出“彈性體複合改性”理論,開發出高黏高彈改性瀝青,實現國産化替代。
此次應用的“崑崙·歡喜嶺”瀝青具有不粘輪、抗荷載、抗車轍、抗老化和無氣味5項突出特性。其不粘輪特性有助於提高施工效率,高抗荷載與抗車轍能力可適應長安街繁重的交通負荷與高溫環境,優良的抗老化性能可延長路面使用壽命,無氣味環保特性則兼顧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的舒適度。這些性能優勢為長安街在重交通、大溫差與高環保要求下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材料基礎。
這一重大技術突破是中國石油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2024年4月,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在遼河石化公司調研時,明確提出“崑崙瀝青要鋪到北京長安街上”的要求。經過一年多的持續攻關,目標成功實現,充分彰顯了中國石油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材料國産化替代方面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公司以高水平科技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紮實成效。
中國石油煉化新材料領域將“特色瀝青”作為十大“産品巨人”之一,全面推動“減油增特”和産銷研高效協同,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燃料油公司高效完成需求對接、技術評估與方案制定,遼河油田採用專門管道輸送原料,遼河石化負責技術研發與生産並在5天內完成極限生産保供任務,崑崙物流開通“長安街專線”提供物流保障,形成從研發、生産到運輸的全鏈條保障體系。
這一體系有力確保了“崑崙·歡喜嶺”瀝青在施工現場的高質量應用。北京市政路橋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人員反饋,該産品無味、平整、黑亮,施工體驗良好。其可靠的材料性能和全程無縫銜接的技術服務,為緊張工期提供了重要保障。未來,中國石油將繼續以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可靠的産品質量為支撐,通過“崑崙”牌瀝青在重大工程中的持續實踐,不斷展示其在高端材料領域的創新成果和責任擔當,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持續貢獻石油力量。